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8
页 |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8-10
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
页 |
(一) 史料是认识历史和进行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为自主学习历史提供了条件 | 第8
页 |
(二) 高中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史料教学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 第8
页 |
(三) 新课改对高中历史课程运用史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8-9
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
页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0
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
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
页 |
第二部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和自主学习关系的研究 | 第10-20
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10-14
页 |
(一) 自主学习 | 第10-12
页 |
(二) 史料、史料教学、高中史料教学 | 第12-14
页 |
二、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 第14-15
页 |
三、自主学习的教育原理对史料教学的启示 | 第15-20
页 |
(一) 元认知对史料教学的启示 | 第15-17
页 |
(二) 建构主义理论对史料教学的启示 | 第17-19
页 |
(三) 人本主义理论对史料教学的启示 | 第19-20
页 |
第三部分:运用史料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 | 第20-61
页 |
一、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应注重层次教学 | 第20-23
页 |
(一) 符合学生的个性差异 | 第20-21
页 |
(二) 符合史料教学的层次性 | 第21-22
页 |
(三) 符合高中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 | 第22-23
页 |
二、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第23-52
页 |
高一年级:初步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 第23-40
页 |
(一) 运用史料,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和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第23-28
页 |
1、以生动形象的史料创设情境,培养学习的兴趣 | 第23-26
页 |
2、运用史料,激发学生历史情感 | 第26-28
页 |
(二) 以史料研习活动,培养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 第28-40
页 |
1、重视教材中史料的阅读,使学生提高辨别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第28-31
页 |
2、运用史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具有质疑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31-34
页 |
3、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整理、分析史料及表述历史的技能 | 第34-40
页 |
高二年级:进一步运用史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第40-44
页 |
(一) 充分应用各类史料,增强历史形象思维 | 第40-41
页 |
(二) 广泛地运用原始资料以训练和扩展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 第41-42
页 |
(三) 提供史学界存在分歧的问题,引导对人物、事件重新评价,提高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 第42-43
页 |
(四) 多种思维的综合 | 第43-44
页 |
高三年级:综合运用史料,增强应用与创新能力 | 第44-52
页 |
(一) 补充多角度、多种形式的史料,强化训练,提高历史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 第44-47
页 |
(二) 运用史料帮助梳理历史线索,搭建和完善历史知识结构 | 第47-50
页 |
(三) 开展历史小专题研究性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 第50-52
页 |
三、历史课程资源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整合 | 第52-61
页 |
(一) 信息化课程资源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整合 | 第52-54
页 |
(二) 乡土课程资源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整合 | 第54-56
页 |
(三) 相关学科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整合 | 第56-59
页 |
(四) 教学方法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整合 | 第59-61
页 |
第四部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和自主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 第61-66
页 |
(一) 史料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 | 第61
页 |
(二)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第61-63
页 |
(三) 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 第63-64
页 |
(四) 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与支持 | 第64-66
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
页 |
附录 | 第69-77
页 |
附录一: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调查问卷 | 第69-72
页 |
附录二:高中历史教师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状况调查问卷 | 第72-73
页 |
附录三:课题研究相关成果 | 第73-74
页 |
附录四:课题研究大事记 | 第74-77
页 |
后记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