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2-13页 |
1.1.1 磷酸燃料电池 | 第12页 |
1.1.2 碱性燃料电池 | 第12页 |
1.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第12-13页 |
1.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第13页 |
1.1.5 金属空气电池 | 第13页 |
1.2 镁空气电池简介 | 第13-15页 |
1.3 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3.1 贵金属及其合金催化剂 | 第15页 |
1.3.2 过渡金属大环化合物催化剂 | 第15页 |
1.3.3 金属碳氮原子簇催化剂 | 第15-16页 |
1.3.4 无金属催化剂 | 第16页 |
1.3.5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 第16-17页 |
1.3.6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7-20页 |
1.3.6.1 锰、钴、铁、镍等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17-18页 |
1.3.6.2 烧绿石型金属复合氧化物 | 第18页 |
1.3.6.3 钙钛矿型金属复合氧化物 | 第18-19页 |
1.3.6.4 尖晶石型金属复合氧化物 | 第19-20页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1-26页 |
2.1 催化剂组成、结构、形貌的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2.1.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1页 |
2.1.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1页 |
2.1.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1页 |
2.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1页 |
2.1.5 氮吸附测定 | 第21-22页 |
2.2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2-23页 |
2.2.1 催化氧还原性能测试 | 第22-23页 |
2.2.2 析氧反应性能测试 | 第23页 |
2.3 镁空气电池性能测试 | 第23-26页 |
2.3.1 空气电极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2.3.2 镁空气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载体对非晶MnO_2催化剂性能影响研究 | 第26-39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26-27页 |
3.3 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3.4 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形貌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8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3.5.1 催化剂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 | 第28页 |
3.5.2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28-30页 |
3.5.3 催化剂物相与表面化学分析 | 第30-31页 |
3.5.4 催化剂的催化氧还原性能测试 | 第31-35页 |
3.5.5 催化剂的空气电极半电池与金属空气电池性能表征 | 第35-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尖晶石型锰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9-55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4.3 制备方法 | 第40-41页 |
4.3.1 尖晶石型MnCo_2O_4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41页 |
4.3.2 不同配比的锰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页 |
4.3.3 尖晶石型La_xMn_(1-x)Co_2O_4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页 |
4.4 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形貌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4.5.1 催化剂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 | 第42页 |
4.5.2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42-46页 |
4.5.3 催化剂物相与表面化学分析 | 第46-49页 |
4.5.4 催化剂催化氧还原性能表征 | 第49-52页 |
4.5.5 催化剂的空气电极半电池与镁空气电池性能表征 | 第52-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双功能铁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5-76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5.3 制备方法 | 第56-57页 |
5.3.1 尖晶石型CoFe_2O_4催化剂的制备 | 第56-57页 |
5.3.2 非晶型CoFe_2O_4催化剂的制备 | 第57页 |
5.4 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形貌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57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57-75页 |
5.5.1 催化剂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 | 第57-59页 |
5.5.2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59-63页 |
5.5.3 催化剂物相与表面化学分析 | 第63-66页 |
5.5.4 双功能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6-70页 |
5.5.5 催化剂的空气电极半电池与镁空气电池性能表征 | 第70-7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3D-金属碳氮原子簇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76-94页 |
6.1 引言 | 第76页 |
6.2 仪器与试剂 | 第76-77页 |
6.3 制备方法 | 第77-78页 |
6.3.1 3D-C_3N_4中间体的制备 | 第77页 |
6.3.2 3D-金属碳氮原子簇催化剂的制备 | 第77-78页 |
6.4 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形貌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78页 |
6.5 结果与讨论 | 第78-93页 |
6.5.1 催化剂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 | 第78-80页 |
6.5.2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80-83页 |
6.5.3 催化剂物相与表面化学分析 | 第83-86页 |
6.5.4 催化剂催化氧还原性能测试 | 第86-90页 |
6.5.5 催化剂的空气电极半电池与镁空气电池性能测试 | 第90-9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