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修订及大学生无望抑郁因果模型的追踪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哲学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心理测验论文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修订及大学生无望抑郁因果模型的追踪研究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第1-7 页
英文摘要第7-10 页
中文摘要第10-12 页
论文正文第12-87 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第12-26 页
    1 研究的目和意义第12-13 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 页
      · 国外关于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研究第13-19 页
      · 国内关于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研究第19-20 页
    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20-21 页
    4 其他领域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第21-23 页
    5 研究假设第23-24 页
    6 研究思路第24-26 页
  第二部分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HDSQ)的中文版修订第26-46 页
    1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6-33 页
      · 研究目的第26 页
      · 研究对象第26 页
      · 研究材料第26 页
      · 研究程序第26-27 页
      · 统计工具第27 页
      · 结果与分析第27-33 页
    2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33-39 页
      · 研究目的第33 页
      · 研究对象第33 页
      · 研究材料第33 页
      · 研究程序第33 页
      · 统计工具第33 页
      · 结果与分析第33-39 页
    3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39-43 页
      · 研究目的第39 页
      · 研究对象第39 页
      · 研究材料第39-40 页
      · 统计工具第40 页
      ·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40 页
      ·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40-43 页
    4 讨论第43-46 页
      ·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3-44 页
      ·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44 页
      ·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44-46 页
  第三部分 无望抑郁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第46-54 页
    1 研究目的第46 页
    2 研究对象第46 页
    3 研究材料第46 页
    4 研究程序第46 页
    5 统计工具第46-47 页
    6 结果与分析第47-51 页
      · 无望抑郁、无望感和生活事件的发展特点第47-48 页
      · 无望抑郁发展的性别差异第48-51 页
    7 讨论第51-54 页
      · 无望抑郁、无望感和生活事件的发展特点分析第51-52 页
      · 无望抑郁发展的性别差异分析第52-54 页
  第四部分 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追踪研究第54-74 页
    1 研究目的第54 页
    2 研究对象第54 页
    3 研究材料第54 页
    4 研究程序第54-55 页
    5 统计工具第55 页
    6 结果与分析第55-70 页
      · 大学生消极归因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研究第55-57 页
      · 无望感在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中介作用研究第57-61 页
      · 自尊在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调节作用研究第61-65 页
      · 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整合模型研究第65-70 页
    7 讨论第70-74 页
      · 大学生消极归因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分析第70-71 页
      · 无望感在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中介作用分析第71 页
      · 自尊在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调节作用分析第71-72 页
      · 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整合模型分析第72-74 页
  第五部分 总讨论第74-80 页
    1 关于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第74-75 页
    2 关于无望抑郁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第75-76 页
    3 关于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追踪研究第76-78 页
    4 本研究的创新性第78 页
    5 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深入的方面第78-79 页
    6 结论第79-80 页
  参考文献第80-87 页
文献综述 抑郁无望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第87-97 页
  参考文献第95-97 页
附录第97-126 页
学习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126-127 页
后记第127页

本篇论文共127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修订及大学生无
抑郁个体对情绪刺激负性注意偏向的
河南某县农村PLWHA人群心理卫生现状
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高危行
三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时间序列
昆明铁路局妇科普查分析与健康促进
应用MLST系统进行中国幽门螺杆菌的
长期饮用纯净水对铅蓄积性及毒性影
应用青海弧菌Q67检测水质急性毒性的
木瓜SOD的颗粒化加工及其生物学效应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对乳腺的生物学
莱菔硫烷对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保护
南蛇藤素对血小板功能及ApoE-
栀子拮抗内毒素活性物质京尼平苷的
养精种子汤对缺氧雄性大鼠生殖机能
登革病毒2型及其E蛋白与宿主细胞氧
登革2型病毒非结构蛋白NS2B的表达、
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的分离和生物学
小鼠CCR7重组腺病毒转染未成熟树突
烟曲霉对人中性粒细胞结构和功能的
百日咳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实验研
脐带基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向
Rho家族C-末端肽对树突状细胞交叉递
UCPs在高原缺氧大鼠脑线粒体能量代
应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小鼠
重庆市霍乱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APE1在线粒体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
类法尼醇X受体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对硬皮病小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供体抗原特异性CD4~+CD25~+调节性T
缺氧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间充
喉的数字解剖与虚拟现实仿真
癌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干
新型血小板添加液对血小板低温液态
HBV复制水平及基因型、亚型对HBV相
基于MRI技术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枕叶皮
超声造影致心肌血管通透性改变的病
人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
氧疗对急性高原缺氧损伤预防作用的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失眠症患者认知心
超声新技术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前
重组TP47、TP0453抗原优势表位区段
rTMP-GH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
MTHFR基因、CASP8基因遗传多态性与
雷帕霉素对大鼠VSMC增殖的影响及机
超声微泡介导转染FKBP12.6基因对心
Ceramide介导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
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循环EP
联合踝臂指数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判
医源性不同胰岛素剂量对老年2型糖尿
乌司他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P、T
应用组织封闭剂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
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COPD
金属硅膜支气管封堵器的研制及其封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γ激
NF-kB诱捕ODNs抑制肺成纤维细胞胶原
便秘引起膀胱功能异常神经机制的实
激光共聚焦内窥镜对大鼠急性胰腺炎
腹部脂肪分布及脂激素表达变化与NA
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在诊断不明
氨基胍和泰能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
雌性大鼠抵抗高脂诱导的糖耐量受损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在糖尿病小鼠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糖尿病足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
人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细胞的生物学
缓激肽B1受体在严重烫伤脏器血管通
CCN1基因腺病毒在放创复合伤修复中
CVF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亚低温治疗
肝脏撞击伤后CO2气腹对
颠簸对严重烧伤家兔休克的影响及静
骨肉瘤31P磁共振波谱研
应用SF-36量表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对
VKORC1-1639A/G、CYP2C9基因多态性
CO2气腹对肝、肺撞击伤
盂肱关节骨性适配性与肩关节前下不
NF-κB在丙泊酚保护大鼠肝缺血/再灌
骨科损害控制在骨盆型严重多发伤中
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治疗人乳
创面愈合过程中SDF-1对创缘表皮干细
 
抑郁 认知易感性论文 无望感论文 归因方式论文 自尊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小**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