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
页 |
ABSTRACT | 第7-11
页 |
1 导论 | 第11-15
页 |
·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1-12
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
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
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
页 |
·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3-15
页 |
2 中国烟草行业产业规制的相关理论 | 第15-26
页 |
· 产业规制相关理论 | 第15-19
页 |
· 产业规制的概念及其界定标准 | 第15
页 |
· 政府规制的相关理论 | 第15-18
页 |
· 产业放松规制的含义及其原因 | 第18-19
页 |
· 中国烟草产业的政府规制 | 第19-26
页 |
· 烟草产业的“垄断”特征 | 第19-21
页 |
· 中国烟草产业政府规制的表现形式——专卖制度 | 第21-22
页 |
· 烟草专卖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分析 | 第22-26
页 |
3 对中国烟草产业基于SCP 范式的实证分析 | 第26-36
页 |
· 市场结构分析 | 第27-31
页 |
· 生产集中度 | 第27-28
页 |
· 产品差别化 | 第28-30
页 |
·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 第30-31
页 |
· 市场行为分析 | 第31-33
页 |
· 研究与开发 | 第31
页 |
· 产品定价 | 第31-33
页 |
· 兼并与重组 | 第33
页 |
· 市场绩效分析 | 第33-36
页 |
· 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 第33-34
页 |
· 行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 第34-36
页 |
4 专卖制度下烟草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 第36-42
页 |
· 烟草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严峻挑战 | 第36-38
页 |
· 国内卷烟市场基本饱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 第36-37
页 |
· 地区封锁严重,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 第37
页 |
· 优势企业难以发挥优势 | 第37-38
页 |
· 行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 | 第38
页 |
· 烟草产业所处国内环境的改变 | 第38-39
页 |
· 市场需求日趋紧缩致使拉动行业增长的基础力量不断减弱 | 第38
页 |
· 系统内企业过度依赖国内市场致使其国际竞争力严重缺乏 | 第38-39
页 |
· 国家政策调整导致部分企业退出 | 第39
页 |
· 烟草产业所处国际环境的改变 | 第39-42
页 |
· 加入WTO 对中国烟草业的影响 | 第39-41
页 |
· 跨国烟草公司向国内市场积极渗透 | 第41-42
页 |
5 国外烟草产业发展透视及其启示 | 第42-45
页 |
· 国外烟草产业发展透视 | 第42-44
页 |
· 国外三大跨国烟草公司 | 第42
页 |
· 国外烟草业朝着规模化、国际化、多元化和效益化方向发展 | 第42-43
页 |
· 管理机制科学合理 | 第43
页 |
· 国际烟草产业与主要烟草市场加快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 | 第43
页 |
· 产品朝着混合型、健康型、疗效型发展 | 第43-44
页 |
· 国外烟草产业的发展走向对中国的启示 | 第44-45
页 |
6 全面推进中国烟草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 第45-59
页 |
· 产业市场化的概念及其界定标准 | 第45-46
页 |
· 烟草专卖制度的未来走向 | 第46-48
页 |
· 烟草专卖制度最终将被取消的原因 | 第46-47
页 |
· 过渡时期坚持烟草专卖制度的必要性 | 第47-48
页 |
· 中国烟草产业市场化改革的路径——渐近改革 | 第48-50
页 |
· 中国烟草产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定位与主导模式 | 第50-52
页 |
· 中国烟草产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定位 | 第50-51
页 |
· 中国烟草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模式 | 第51-52
页 |
· 中国烟草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对策研究 | 第52-59
页 |
· 引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构建市场经济体系框架 | 第52-53
页 |
· 以理顺财政、税收、产权、计划等关系的体制性变革为突破口 | 第53
页 |
· 理顺政企关系,循序渐进地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 第53-55
页 |
· 组建大企业、培育大品牌、构建大市场 | 第55-56
页 |
· 稳步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 第56-57
页 |
· 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统一管理烟草的对外贸易体制 | 第57-59
页 |
结论 | 第59-60
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
页 |
致谢 | 第64-65
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