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 连作障碍的发生背景与危害 | 第11页 |
· 连作障碍的原因 | 第11-16页 |
· 土壤营养物质的变化 | 第11-12页 |
·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土壤有毒物质的分泌和在土壤中的积累 | 第13-14页 |
· 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组成与活动 | 第14-15页 |
· 土壤线虫 | 第15-16页 |
· 防治苹果再植病的措施 | 第16-21页 |
· 土壤消毒 | 第16-18页 |
· 化学消毒 | 第16-17页 |
· 物理消毒 | 第17-18页 |
· 生物方法 | 第18-21页 |
· 堆肥或有机混合物改良再植土壤 | 第18页 |
· 接种有益菌 | 第18-19页 |
· 栽培及管理措施 | 第19-20页 |
· 植物轮作 | 第20-21页 |
· 抗性砧木 | 第21页 |
· 本实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 实验材料与处理 | 第23页 |
· 测定方法 | 第23-26页 |
· SOD、POD 和CAT 活性的测定 | 第23页 |
·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 MDA 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 土壤酶测定 | 第24-25页 |
· 脲酶活性测定 | 第24页 |
· 蔗糖酶活性测定 | 第24页 |
· 磷酸酶活性测定 | 第24-25页 |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5页 |
·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 细菌的培养 | 第25页 |
· 真菌的培养 | 第25页 |
· 放线菌的培养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2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6-31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和地径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地上干鲜重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干鲜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叶面积的影响 | 第29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根长度、根表面积和根尖数的影响 | 第29-31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绿素含量、Pn、Fv/Fo、Fv/Fm 和ΦPSⅡ的影响 | 第31-35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2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净光合速率Pn 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片荧光参数Fv/Fo 的影响 | 第33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片荧光参数Fv/Fm 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片荧光参数ΦPSⅡ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根系SOD、POD、CAT 活性和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根系SOD 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根系POD 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根系CAT 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根系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土壤酶的影响 | 第37-39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土壤脲酶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 第38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土壤磷酸酶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39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有机物料对连作条件下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