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乡多维贫困识别及精准施策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1.2.1 可持续生计框架研究 | 第13-16页 | 1.2.2 多维贫困识别研究 | 第16-19页 | 1.2.3 精准扶贫研究 | 第19-20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20-2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4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4-26页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4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24-26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 第26-3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2.1.1 可持续生计 | 第26页 | 2.1.2 贫困及贫困线 | 第26-28页 | 2.1.3 多维贫困指数 | 第28-2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2.2.1 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 | 第29-30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0-32页 | 3 湖北城乡家庭多维贫困识别实证分析 | 第32-49页 | 3.1 数据来源及均衡性分析 | 第32-33页 | 3.2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 第33-37页 | 3.2.1 变量的选取依据 | 第33页 | 3.2.2 变量指标的选取及描述分析 | 第33-37页 | 3.3 构建多维贫困指数 | 第37-38页 | 3.4 湖北省城乡家庭收入维度贫困发生率 | 第38-40页 | 3.5 湖北省城乡家庭多维贫困测度 | 第40-42页 | 3.6 湖北省城乡家庭贫困指数的分解测度 | 第42-47页 | 3.6.1 多维贫困指数按城乡分解测度 | 第42-43页 | 3.6.2 多维贫困指数按指标分解测度 | 第43-47页 | 3.7 结论分析 | 第47-49页 | 4 湖北精准扶贫政策举措梳理及不足之处 | 第49-60页 | 4.1 湖北省精准扶贫总体现状 | 第49-52页 | 4.2 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举措梳理 | 第52-57页 | 4.2.1 教育扶贫 | 第53-54页 | 4.2.2 就业扶贫 | 第54-55页 | 4.2.3 健康扶贫 | 第55-56页 | 4.2.4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 第56-57页 | 4.3 湖北省精准扶贫的不足之处 | 第57-60页 | 4.3.1 人力资本开发偏弱 | 第57-58页 | 4.3.2 物质资本提供有待完善,基层服务能力不足 | 第58页 | 4.3.3 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不足 | 第58页 | 4.3.4 提升贫困家庭自我脱贫发展能力弱,福利依赖现象滋生 | 第58-59页 | 4.3.5 自然资本开发不足 | 第59-60页 | 5 湖北完善精准扶贫政策建议 | 第60-64页 | 5.1 提升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 | 第60-62页 | 5.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层服务能力 | 第62页 | 5.3 加强对贫困家庭社会资本培育 | 第62-63页 | 5.4 完善兜底政策,提升贫困群体的金融资本 | 第63页 | 5.5 充分挖掘贫困地区自然资本,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