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1.2.1 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研究 | 第16-18页 |
1.2.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8-19页 |
1.2.3 防范会计师事务所侵权民事诉讼风险对策的研究 | 第19-20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1-24页 |
2 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理论概述 | 第24-32页 |
2.1 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概念与认定 | 第24-25页 |
2.1.1 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概念 | 第24页 |
2.1.2 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认定 | 第24-25页 |
2.2 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5-27页 |
2.2.1 注册会计师存在过错 | 第25页 |
2.2.2 注册会计师行为违法 | 第25-26页 |
2.2.3 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失 | 第26-27页 |
2.2.4 注册会计师过错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27页 |
2.3 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7-29页 |
2.3.1 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 第27-28页 |
2.3.2 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 第28页 |
2.3.3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 第28-29页 |
2.4 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2.4.1 容许性危险与违法阻却理论 | 第29页 |
2.4.2 审计期望差距理论 | 第29-31页 |
2.4.3 “深口袋”理论 | 第31-32页 |
3 浙江正茂公司诉致同公司侵权责任纠纷案例介绍 | 第32-40页 |
3.1 诉讼过程与判决结果 | 第32-35页 |
3.1.1 浙江正茂公司在向健盛食品公司投资中遭受损失 | 第32-33页 |
3.1.2 浙江正茂公司以出具不实审计报告为由起诉致同 | 第33-35页 |
3.1.3 法院判决结果: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胜诉 | 第35页 |
3.2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卷入侵权民事诉讼的原因 | 第35-38页 |
3.2.1 审计活动的局限性与固有风险 | 第35-36页 |
3.2.2 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和欺诈行为 | 第36-37页 |
3.2.3 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的期望过高 | 第37-38页 |
3.2.4 “深口袋”理论的扩大化 | 第38页 |
3.3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应对 | 第38-40页 |
3.3.1 申明未出具不实报告 | 第38-39页 |
3.3.2 注册会计师不存在过错 | 第39页 |
3.3.3 审计报告与原告投资受损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 第39-40页 |
4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争议焦点、应诉难点及胜诉原因 | 第40-47页 |
4.1 诉讼争议的焦点 | 第40-41页 |
4.1.1 利害关系人的认定 | 第40-41页 |
4.1.2 致同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为不实报告 | 第41页 |
4.2 致同应对侵权民事诉讼的难点 | 第41-44页 |
4.2.1 审计报告“真实性”的认定 | 第41-42页 |
4.2.2 是否保持职业谨慎的界定 | 第42-43页 |
4.2.3 因果关系的判断 | 第43页 |
4.2.4 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的区分 | 第43-44页 |
4.3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的胜诉原因 | 第44-47页 |
4.3.1 审计过程符合审计准则要求 | 第44页 |
4.3.2 收集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充分记录于工作底稿 | 第44-45页 |
4.3.3 原告不能证明审计报告与投资受损的因果关系 | 第45页 |
4.3.4 聘请了擅长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律师 | 第45-47页 |
5 对会计师事务所应对侵权民事诉讼的启示 | 第47-54页 |
5.1 提高审计质量降低诉讼风险 | 第47-49页 |
5.1.1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的要求 | 第47页 |
5.1.2 合理安排审计工作、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 | 第47-48页 |
5.1.3 有效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 第48-49页 |
5.2 增加审计报告信息含量 | 第49-50页 |
5.2.1 增加图表和数据 | 第49页 |
5.2.2 进一步明确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 | 第49-50页 |
5.3 弥合审计期望差距 | 第50-51页 |
5.3.1 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责任的宣传 | 第50页 |
5.3.2 建立有效的注册会计师与投资者沟通机制 | 第50-51页 |
5.4 适时聘请专家辅助人与律师协助诉讼 | 第51-52页 |
5.4.1 聘请专家辅助人出庭对专业问题有效质证 | 第51页 |
5.4.2 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专业律师 | 第51-52页 |
5.5 加强日常管理防范侵权民事诉讼风险 | 第52-54页 |
5.5.1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 第52页 |
5.5.2 积极购买职业责任保险 | 第52-53页 |
5.5.3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 第53-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