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关于企业责任中心研究 | 第15-16页 |
2.2 关于责任中心业绩管理研究 | 第16-17页 |
2.3 关于业绩管理体系研究 | 第17-19页 |
2.4 关于业绩管理体系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 | 第19-20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第3章 价值创造导向的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21-37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3.1.1 价值与价值创造 | 第21页 |
3.1.2 责任中心 | 第21-22页 |
3.1.3 业绩管理与业绩管理体系 | 第22页 |
3.2 企业业绩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2-23页 |
3.2.2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3页 |
3.2.3 激励理论 | 第23-24页 |
3.2.4 企业价值理论 | 第24-25页 |
3.3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3.3.1 经济增加值(EVA) | 第25页 |
3.3.2 关键业绩指标(KPI) | 第25页 |
3.3.3 平衡计分卡(BSC) | 第25页 |
3.3.4 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3.4 价值创造导向的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体系 | 第26-37页 |
3.4.1 价值创造为导向 | 第27页 |
3.4.2 责任中心为主体 | 第27-28页 |
3.4.3 责任核算为基础 | 第28-29页 |
3.4.4 运用多种管理会计工具 | 第29-30页 |
3.4.5 责任中心预算编制 | 第30-32页 |
3.4.6 责任中心决策授权 | 第32-33页 |
3.4.7 责任中心预算控制 | 第33-34页 |
3.4.8 责任中心考核激励 | 第34-37页 |
第4章 基于WSL公司的案例分析 | 第37-59页 |
4.1 案例选择与背景 | 第37-39页 |
4.1.1 WSL案例背景 | 第37页 |
4.1.2 WSL责任中心划分演进历程 | 第37-38页 |
4.1.3 WSL责任中心业绩管理转型的动因 | 第38-39页 |
4.2 WSL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体系现状 | 第39-51页 |
4.2.1 扁平化组织结构:不断细分、整合、新增责任中心 | 第39-43页 |
4.2.2 责任核算与责任中心对应,辅助核算较充分 | 第43-45页 |
4.2.3 运用多种管理工具 | 第45页 |
4.2.4 责任中心预算层层细分,部分引入效率指标 | 第45-47页 |
4.2.5 决策制度体系框架较完善 | 第47-48页 |
4.2.6 控制上预算反馈机制全面,预算分析报表体系较完善 | 第48-50页 |
4.2.7 薪酬制度具有价值创造过程思维 | 第50-51页 |
4.3 WSL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体系的问题 | 第51-59页 |
4.3.1 责任中心“利润”化不足 | 第51-52页 |
4.3.2 责任核算精细化不足 | 第52-53页 |
4.3.3 KPI指标选取不合理,预算与考核衔接存在缺陷 | 第53页 |
4.3.4 责任中心预算编制:指标差异化不足,效率指标不全面 | 第53-54页 |
4.3.5 责任中心决策授权:内部转移定价机制不完善 | 第54-55页 |
4.3.6 责任中心预算控制:目标刚性约束不足 | 第55页 |
4.3.7 责任中心考核激励:价值创造导向不足 | 第55-59页 |
第5章 WSL价值创造导向的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体系改进策略 | 第59-67页 |
5.1 持续改进责任中心划分 | 第59页 |
5.1.1 成本中心价值化:统一向利润中心转化 | 第59页 |
5.1.2 自主效率性:整个公司投资中心化 | 第59页 |
5.2 推进责任中心核算细化 | 第59-61页 |
5.2.1 健全会计科目体系细化责任核算 | 第59-60页 |
5.2.2 健全内部核算计量责任主体利润 | 第60-61页 |
5.3 管理工具的优化配置 | 第61页 |
5.4 预算编制中的预算指标模板差异化 | 第61-63页 |
5.5 决策授权不断完善内部转移定价机制 | 第63页 |
5.6 预算控制将“目标刚性”植入企业文化 | 第63-64页 |
5.7 考核激励注重价值创造导向 | 第64-67页 |
5.7.1 评价机制价值导向 | 第64-65页 |
5.7.2 奖惩机制多元化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第67-70页 |
6.1 结论与启示 | 第67-68页 |
6.1.1 价值创造导向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体系建构要具备基本条件 | 第67页 |
6.1.2 责任中心业绩管理向价值创造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 | 第67-68页 |
6.1.3 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价值创造向综合转型要注重动态调整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