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目标、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目标 | 第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信息不确定条件下军事运输路径的隐蔽性分析 | 第19-26页 |
· 军事运输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 第19-22页 |
· 军事运输的概念 | 第19页 |
· 军事运输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军事运输的重要作用 | 第20-22页 |
· 军事运输的信息不确定性 | 第22-23页 |
· 信息不确定条件下军事运输路径的隐蔽性需求 | 第23-24页 |
· 优化不确定军事运输系统的指导理论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灰色评价理论的军事运输最大隐蔽性的路径选择 | 第26-34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军事运输路径隐蔽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29页 |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7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29页 |
· 基于灰色评价理论的军事运输最大隐蔽性的路径选择模型 | 第29-31页 |
· 评价信息矩阵的确定 | 第29页 |
· 评价灰类的确定 | 第29-30页 |
· 指标权重的自适应确定与调整 | 第30-31页 |
· 灰色评价系数、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的计算 | 第31页 |
· 综合评价 | 第31页 |
· 综合评价值计算并排序 | 第31页 |
· 案例计算与分析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道路容量约束的军事交通路网流量的最大隐蔽性分配 | 第34-42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基本概念 | 第34-37页 |
· 军事交通路网 | 第34-36页 |
· 容量约束 | 第36页 |
· 流量分配 | 第36-37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37-39页 |
· I( σ_i ) 的性质及初始条件的假设 | 第37-38页 |
· 基于容量约束的流量分配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 案例计算与分析 | 第39-41页 |
· 不考虑容量约束时的交通流分配 | 第40页 |
· 考虑容量约束时的交通流分配 | 第40-41页 |
· 结果分析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全路况隐蔽性测度的军事交通流的分配 | 第42-51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全路况路网隐蔽性测度及其性质分析 | 第42-46页 |
· 全路况路网隐蔽性测度方法 | 第42-45页 |
· 全路况路网隐蔽性的性质分析 | 第45-46页 |
· 基于全路况隐蔽性测度的军事交通流分配模型及其拓展 | 第46-49页 |
· 基于全路况隐蔽性测度的单始点单终点军事交通流分配模型 | 第46-47页 |
· 基于全路况隐蔽性测度的多始点多终点军事交通流分配模型 | 第47-49页 |
· 案例计算与分析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