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前言 | 第13-23页 |
· 桡足类概述 | 第13-14页 |
· 火腿许水蚤 | 第13页 |
· 中华哲水蚤 | 第13-14页 |
· 污染物的毒性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 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和毒性效应 | 第14-17页 |
· 三丁基锡污染情况和毒性效应 | 第17-18页 |
· 联合毒性研究情况 | 第18-20页 |
· 抗氧化防御系统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 概述 | 第20-22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第22页 |
· 过氧化氢酶CAT | 第22页 |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 | 第22-23页 |
2 Cu~(2+)、Cd~(2+)、TBT 对火腿许水蚤的毒性效应 | 第23-37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23-24页 |
·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24页 |
· 单胞藻的培养 | 第24-25页 |
· 实验动物的采集和培养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 Cu~(2+)、Cd~(2+)、TBT 的急性毒性实验 | 第25-26页 |
· Cu~(2+)与Cd~(2+)的联合毒性实验 | 第26页 |
· Cu~(2+)与 TBT 的联合毒性实验 | 第26-27页 |
· Cd~(2+)与TBT 的联合毒性实验 | 第27页 |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 结果 | 第28-33页 |
· Cu~(2+)、Cd~(2+)、TBT 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 Cu~(2+)与Cd~(2+)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 | 第30-31页 |
· Cu~(2+)与TBT 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 Cd~(2+)与TBT 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36页 |
· 相关研究背景和机理 | 第33页 |
· 急性毒性讨论 | 第33-34页 |
· 联合毒性讨论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3 Cu~(2+)、Cd~(2+)、TBT 及其联合毒性对火腿许水蚤SOD 活性影响 | 第37-55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37-38页 |
· 实验动物及饵料 | 第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 Cu~(2+)、Cd~(2+)、TBT 的亚致死毒性实验 | 第38页 |
· Cu~(2+)-Cd~(2+)、Cu~(2+)-TBT 以及Cd~(2+)-TBT 的亚致死联合毒性实验 | 第38-39页 |
· 取样和匀浆制备 | 第39页 |
· 总蛋白含量测定 | 第39-40页 |
·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第40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 结果 | 第40-50页 |
· Cu~(2+)对火腿许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 Cd~(2+)对火腿许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 TBT 对火腿许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 Cu~(2+)与Cd~(2+)的联合毒性火腿许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 Cu~(2+)与TBT 的联合毒性火腿许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 Cd~(2+)与TBT 的联合毒性对火腿许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 讨论 | 第50-54页 |
· 相关背景与机理 | 第50-52页 |
· 污染物对火腿许水蚤T-SOD 活性影响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4 Cu~(2+)、Cd~(2+)和TBT 对中华哲水蚤的联合毒性效应 | 第55-64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55页 |
·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55页 |
· 单胞藻的培养 | 第55-56页 |
· 实验动物的采集和驯化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 Cu~(2+)与Cd~(2+)的联合毒性实验 | 第56页 |
· Cu~(2+)与TBT 的联合毒性实验 | 第56-57页 |
· Cd~(2+)与TBT 的联合毒性实验 | 第57-58页 |
· 结果 | 第58-61页 |
· Cu~(2+)与Cd~(2+)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 Cu~(2+)与TBT 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 Cd~(2+)与TBT 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 | 第60-61页 |
· 讨论 | 第61-63页 |
· 相关背景和联合毒性 | 第61-62页 |
· 对联合毒性机理的分析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5 Cu~(2+)、TBT 及Cu~(2+)、Cd~(2+)、TBT 联合毒性对中华哲水蚤SOD 活性的影响 | 第64-78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64页 |
· 实验动物 | 第64页 |
·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 Cu~(2+)、TBT 的亚致死毒性实验 | 第64-65页 |
· Cu~(2+)-Cd~(2+)、Cu~(2+)-TBT 以及Cd~(~(2+))-TBT 的亚致死联合毒性 | 第65-66页 |
· 组织取样和匀浆制备 | 第66页 |
· 总蛋白含量测定 | 第66页 |
·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第66页 |
· 数据分析 | 第66页 |
· 结果 | 第66-75页 |
· Cu~(2+)对中华哲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 TBT 对中华哲水蚤 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 Cu~(2+)与Cd~(2+)联合毒性对中华哲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 Cu~(2+)与TBT 的联合毒性对中华哲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71-73页 |
· Cd~(2+)与TBT 的联合毒性对中华哲水蚤T-SOD 活性的影响 | 第73-75页 |
· 讨论 | 第75-77页 |
· 相关背景 | 第75页 |
· 污染物对中华哲水蚤T-SOD 活性影响分析 | 第75-76页 |
· 联合毒性对中华哲水蚤T-SOD 活性影响分析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