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
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
页 | 第2章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概述 | 第14-27
页 | ·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及特征 | 第14-17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 第17-22
页 | · 和谐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 第17-19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概念及外延 | 第19-22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理论精髓 | 第22-27
页 | · 人性化——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核心灵魂 | 第22-23
页 | · 伦理化——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价值尺度 | 第23-24
页 | · 柔性化——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人文基础 | 第24-25
页 | · 生态化——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自然体现 | 第25-27
页 | 第3章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的思维背景 | 第27-39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提出的现实背景 | 第27-31
页 | · 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需要 | 第27-28
页 | · 促进人力资源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 | 第28-30
页 | · 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依据 | 第30-31
页 | · 历史上的和谐观对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的启示 | 第31-33
页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第31-32
页 | · 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第32-33
页 | · 现代管理科学对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的新探索 | 第33-39
页 | · 人性假设理论对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的启示 | 第33-34
页 | · 现代系统理论对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的探索 | 第34-36
页 | · 柔性管理理论对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的探索 | 第36-37
页 | · 席酉民教授对和谐管理理论的贡献及启示 | 第37-39
页 | 第4章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思想的方法体系 | 第39-78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中的生态和谐 | 第39-44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生态观的科学内涵 | 第39-41
页 | · 统筹人力资源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 第41-42
页 | · 统筹人力资源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发展 | 第42-44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中的社会和谐 | 第44-51
页 | · 人力资源社会环境的概念及构成 | 第44-46
页 | · 和谐社会环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第46-47
页 | · 创建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 第47-51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中的心理和谐 | 第51-56
页 | · 和谐管理的依据在于人力资源的心理契约 | 第51-52
页 | · 和谐管理的动力在于人力资源的心理激励 | 第52-55
页 | · 和谐管理的前提在于人力资源的心态平衡 | 第55-56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中的组织和谐 | 第56-64
页 | · 组织化运动与人力资源流失 | 第56-60
页 | · 信息化是实现组织和谐的前提 | 第60-61
页 | · 学习型组织是实现组织和谐的重要依托 | 第61-62
页 | · 引导“非正式组织”是实现组织和谐的重要补充 | 第62-64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中的文化和谐 | 第64-70
页 | · 和谐文化的功能作用 | 第64-66
页 | · 和谐文化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 | 第66-67
页 | · 和谐文化以全局意识为前提 | 第67-68
页 | · 和谐文化以以人为本为旨归 | 第68-70
页 | ·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方法体系的组织实施 | 第70-78
页 | · 政府:良好社会环境的创造 | 第70-73
页 | · 组织:人力资源群体的均衡配置 | 第73-76
页 | · 个体:自我调控能力的提升 | 第76-78
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8-80
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
页 | 致谢 | 第82-83
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
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