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8
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1
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
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8-9
页 |
三、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9-11
页 |
第二章 党政关系规范化的基本涵义 | 第11-14
页 |
一、党政关系规范化的内涵 | 第11
页 |
二、党政关系规范化的外延 | 第11-14
页 |
第三章 提出党政关系规范化的历史必然性 | 第14-18
页 |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 第14
页 |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14-15
页 |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 第15
页 |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 | 第15-16
页 |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6-18
页 |
第四章 我国党政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18-25
页 |
一、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 | 第18-21
页 |
(一)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1 9 49 年——1 9 56 年):由党政相对分离向以党代政转变 | 第18
页 |
(二)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19 57 年——1 9 66 年):以党代政最终形成并且不断加深 | 第18-19
页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 年):党政关系畸形发展—基本有党无政 | 第19-20
页 |
(四) “文革”结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976 年至今):从党政职能分开到继续探索学科合理的党政关系 | 第20-21
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关系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 第21-22
页 |
(一) 党高度集权的状况基本消除 | 第21
页 |
(二) 规范党的领导,实现党政关系法治化的目标 | 第21
页 |
(三)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第21-22
页 |
(四) 加强党内民主,实现科学执政 | 第22
页 |
三、在部分地区,当前党政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5
页 |
(一) 地方党委权力过分集中,包揽过多 | 第23
页 |
(二) 部门之间权力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不高 | 第23
页 |
(三) 权力集中和权力腐败问题非常严重 | 第23
页 |
(四) 党同群众联系的渠道运行不畅,削弱党的表意功能 | 第23-24
页 |
(五) 地方党政机关成员结成特殊利益集团,阻碍社会的发展 | 第24-25
页 |
第五章 实现党政关系规范化的路径探索 | 第25-41
页 |
一、规范党与人大的关系 | 第25-29
页 |
(一) 要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 第25-26
页 |
(二) 规范党与人大的关系需解决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 第26-28
页 |
(三) 探索规范党与人大关系的路径 | 第28-29
页 |
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 | 第29-32
页 |
(一) 正确认识我国的国家行政制度 | 第29-30
页 |
(二) 对党与政府进行职能定位 | 第30-31
页 |
(三) 探索规范党与政府关系的路径 | 第31-32
页 |
三、规范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第32-35
页 |
(一) 坚持党的领导 | 第32-33
页 |
(二) 党领导司法机关的方式 | 第33
页 |
(三) 探索规范党与司法机关关系的路径 | 第33-35
页 |
四、规范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 第35-41
页 |
(一) 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 第35-36
页 |
(二) 正确认识我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中的几个基本关系 | 第36-38
页 |
(三) 探索规范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路径 | 第38-41
页 |
结论 | 第41-42
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
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45
页 |
致谢 | 第4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