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热电效应概述及应用 | 第9-12页 |
1.3 热电材料概述 | 第12-20页 |
1.3.1 热电材料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1.3.2 热电性能表征与热电转换效率 | 第14-15页 |
1.3.3 提高热电材料性能的方法 | 第15-18页 |
1.3.4 PbTe基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 第22-27页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2 块体材料制备 | 第23-24页 |
2.3 物理性能表征 | 第24-25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第24页 |
2.3.2 元素分析(EDS) | 第24页 |
2.3.3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第24页 |
2.3.4 密度仪 | 第24-25页 |
2.3.5 热分析(DSC-TG) | 第25页 |
2.4 热电性能表征 | 第25-27页 |
2.4.1 热导率测试 | 第25页 |
2.4.2 电导率测试 | 第25-26页 |
2.4.3 塞贝克系数测试 | 第26-27页 |
第3章 PbTe基二元及三元材料的制备 | 第27-48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PbTe二元粉末材料 | 第27-32页 |
3.2.1 PbTe二元粉末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第27-29页 |
3.2.2 表面活性剂对PbTe粉末样品形貌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3 反应温度对PbTe粉末样品制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PbTe-PbS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 | 第32-39页 |
3.3.1 硫化铅直接包覆法 | 第32-34页 |
3.3.2 硫取代法 | 第34-36页 |
3.3.3 不同还原剂浓度下制备的PbTe-PbS粉末材料 | 第36-39页 |
3.4 PbTe-PbS粉末材料中单质Te的去除 | 第39-40页 |
3.4.1 PbTe-PbS粉末材料中单质Te去除的方法 | 第39页 |
3.4.2 除Te后PbTe-PbS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9-40页 |
3.5 PbTe及PbTe-PbS块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第40-46页 |
3.5.1 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40-41页 |
3.5.2 退火工艺研究 | 第41-43页 |
3.5.3 退火后样品的成分结构及形貌表征 | 第43-44页 |
3.5.4 退火后块体样品的热电性能表征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Ag掺杂的PbTe-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8-66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银掺杂的PbTe-PbS复合材料制备流程 | 第48-49页 |
4.3 Ag掺杂的PbTe复合粉体材料制备 | 第49-55页 |
4.3.1 不同银掺杂量制备的复合粉体材料 | 第49-51页 |
4.3.2 碱浓度对复合粉体材料制备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3 反应物浓度对复合粉体材料制备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 Ag掺杂的PbTe复合粉体材料的硫化 | 第55-58页 |
4.5 Ag掺杂的PbTe-PbS粉体材料中Te的去除 | 第58页 |
4.6 AgPbTeS块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58-65页 |
4.6.1 AgPbTeS粉体材料的压片及退火工艺 | 第58-59页 |
4.6.2 AgPbTeS复合块体材料断面形貌 | 第59-60页 |
4.6.3 AgPbTeS复合块体材料的电学性能 | 第60-62页 |
4.6.4 AgPbTeS复合块体材料的热学性能 | 第62-64页 |
4.6.5 AgPbTeS复合块体材料的热电优值 | 第64-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