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述评 | 第14-16页 |
1.2.1 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关于事务所审计失败原因的研究 | 第15页 |
1.2.3 关于防范事务所审计失败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研究内容与本文框架 | 第17-19页 |
2 新三板审计失败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2.1 新三板审计失败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1 新三板审计失败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新三板审计失败与主板审计失败的区别 | 第19-20页 |
2.2 新三板审计失败的成因 | 第20-23页 |
2.2.1 审计人员对新三板业务执业质量不佳 | 第20-21页 |
2.2.2 事务所质量控制执行不到位 | 第21页 |
2.2.3 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 | 第21-22页 |
2.2.4 外部惩处和监管力度欠缺 | 第22-23页 |
2.3 新三板审计失败的后果 | 第23-25页 |
2.3.1 相关主体及人员受到监管机关处罚 | 第23页 |
2.3.2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 | 第23页 |
2.3.3 威胁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 第23-24页 |
2.3.4 降低新三板市场可信度 | 第24-25页 |
2.4 新三板审计失败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2.4.3 审计冲突理论 | 第27-28页 |
3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银都传媒新三板审计案例介绍 | 第28-38页 |
3.1 会计师事务所和挂牌公司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1.1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第28页 |
3.1.2 银都传媒公司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2 银都传媒公司财务舞弊行为 | 第29-32页 |
3.2.1 提前确认政府补助 | 第29页 |
3.2.2 虚假记载对外担保事项 | 第29-30页 |
3.2.3 虚增主营业务收入 | 第30页 |
3.2.4 关联方资金占用披露不完整 | 第30-32页 |
3.3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银都传媒审计失败的表现 | 第32-34页 |
3.3.1 对政府补助的分类判断有误 | 第32页 |
3.3.2 对担保事项应有的关注度不够 | 第32-33页 |
3.3.3 对函证程序未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 第33页 |
3.3.4 对潜在关联方风险未执行应有的审计程序 | 第33-34页 |
3.4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银都传媒审计失败的后果 | 第34-38页 |
3.4.1 相关主体及人员受到的处罚 | 第34页 |
3.4.2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 | 第34-36页 |
3.4.3 新三板市场有效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36-37页 |
3.4.4 新三板市场可信度下滑 | 第37-38页 |
4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第38-45页 |
4.1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人员方面的原因 | 第38-40页 |
4.1.1 过度考量成本效益原则 | 第38页 |
4.1.2 缺乏应有的谨慎和职业怀疑态度 | 第38-39页 |
4.1.3 质量控制执行不到位 | 第39-40页 |
4.2 银都传媒方面的原因 | 第40-43页 |
4.2.1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 第40-41页 |
4.2.2 财务报表粉饰过重 | 第41-42页 |
4.2.3 包装业绩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第42-43页 |
4.3 审计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43-45页 |
4.3.1 激烈竞争下委托代理关系的转变 | 第43-44页 |
4.3.2 新三板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力较低 | 第44-45页 |
5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审计失败案例的结论与启示 | 第45-50页 |
5.1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审计失败案例的结论 | 第45-47页 |
5.1.1 审计人员自身原因是新三板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 | 第45-46页 |
5.1.2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存在缺陷是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 | 第46页 |
5.1.3 相关机构职位缺失是审计失败的间接原因 | 第46-47页 |
5.2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审计失败案例的启示 | 第47-50页 |
5.2.1 审计人员应当确保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 第47-48页 |
5.2.2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风险防控和提高质量控制力度 | 第48页 |
5.2.3 完善政府监管和统一信息披露标准有利于防范审计失败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