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4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第2章 企业重组相关概念内涵及重要性分析 | 第13-16页 |
2.1 企业重组的概念内涵 | 第13-14页 |
2.2 企业重组税收政策协同的内涵 | 第14页 |
2.3 企业重组税收政策协同的重要性分析 | 第14-16页 |
第3章 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梳理 | 第16-22页 |
3.1 目前我国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文件 | 第16-18页 |
3.2 按税收政策的出台目的分类 | 第18-20页 |
3.2.1 以支持企业重组为目的 | 第18-19页 |
3.2.2 以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为目的 | 第19页 |
3.2.3 以明确具体税务问题为目的 | 第19-20页 |
3.3 按税收政策出台的文书类型分类 | 第20-22页 |
3.3.1 以通知的形式出台 | 第20页 |
3.3.2 以公告的形式出台 | 第20-22页 |
第4章 企业重组税收政策缺乏协同性的具体表现 | 第22-27页 |
4.1 各税收政策关于重组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一致 | 第22-24页 |
4.1.1 关于重组概念的定义及适用条件缺乏统一性 | 第22页 |
4.1.2 对于同一或类似交易使用的法律概念存在差异 | 第22-24页 |
4.2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不统一 | 第24-25页 |
4.3 个人以及非居民企业与居民企业的适用性有待统一 | 第25页 |
4.4 股权支付中对“控股企业”的规定存在漏洞 | 第25-27页 |
第5章 企业重组税收政策缺乏协同性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5.1 税收政策出台的背景不同 | 第27-28页 |
5.2 税收政策出台的目的不同 | 第28页 |
5.3 税收政策出台的部门不同 | 第28-29页 |
5.4 不同税种的税制目标不同 | 第29-31页 |
第6章 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重组上市案例分析 | 第31-43页 |
6.1 重组背景介绍 | 第31-35页 |
6.1.1 亚夏汽车背景介绍 | 第31-32页 |
6.1.2 中公教育背景介绍 | 第32-34页 |
6.1.3 借壳上市背景分析 | 第34-35页 |
6.2 借壳上市重组步骤分析 | 第35-38页 |
6.2.1 重大资产置换 | 第35-36页 |
6.2.2 发行股票购买资产 | 第36页 |
6.2.3 股份转让 | 第36-38页 |
6.3 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重组上市涉税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6.3.1 重大资产置换与发行股票购买资产涉税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6.3.2 股份转让过程中的涉税问题分析 | 第40页 |
6.4 案例总结 | 第40-43页 |
6.4.1 企业重组的类型划分不统一,部分问题不明确 | 第40-41页 |
6.4.2 税收协同性存在漏洞,个人所得税存在筹划空间 | 第41页 |
6.4.3 缺乏对基本概念的解释,提前备案沟通必不可少 | 第41-43页 |
第7章 我国企业重组涉税政策的完善建议 | 第43-46页 |
7.1 税收立法整体层面 | 第43-44页 |
7.1.1 统一税收政策对企业重组相关概念的定义 | 第43页 |
7.1.2 专设负责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的部门 | 第43-44页 |
7.2 具体税务操作层面 | 第44-46页 |
7.2.1 给予一定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 第44页 |
7.2.2 完善企业重组中非居民纳税人的相关税收规定 | 第44-45页 |
7.2.3 规范企业所得税中股权支付“控股企业”的定义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