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形成过程 | 第12-18页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12-15页 |
(一) 古代希腊朴素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第12-13页 |
(二) 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第13-14页 |
(三) 实证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第14页 |
(四) 小结 | 第14-15页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 第18-23页 |
一、社会有机体的本质 | 第18-20页 |
(一) 社会有机体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 第18-19页 |
(二) 社会有机体的组成要素与结构衍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之上 | 第19页 |
(三)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变化置于实践的作用之下 | 第19-20页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主要特征 | 第20-23页 |
(一) 整体性——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 第20页 |
(二) 人本性——"现实中的人"是社会有机体的能动主体 | 第20-21页 |
(三) 动态性——社会有机体是个处于动态中自我更新的机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框架 | 第23-35页 |
一、作为社会有机体质料的构成要素 | 第23-27页 |
(一) 人和自然——社会有机体的前提性构成要素 | 第23-24页 |
(二)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上层建筑——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构成要素 | 第24-26页 |
(三) 教育、语言等——社会有机体的其它构成要素 | 第26-27页 |
二、作为社会有机体形式的组织结构 | 第27-32页 |
(一) 社会有机体的客体结构 | 第27-30页 |
(二) 社会有机体的主体结构 | 第30-32页 |
三、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规律 | 第32-35页 |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下启示 | 第35-40页 |
一、为夯实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提供全新的理论视野 | 第35-36页 |
二、为变革思维和实践方式的现代化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 第36-37页 |
三、为践行科学发展和建构和谐世界提供直接的哲学依据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