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基于语义和表象的领域知识影响创造性认知活动的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哲学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基于语义和表象的领域知识影响创造性认知活动的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4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第14-29页
  1 研究意义第14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16页
  3 理论基础第16-20页
    · 信息加工模型理论第16-17页
      · 双重编码理论第16页
      · 命题符号理论与知觉符号理论第16-17页
      · 语义的激活扩散模型第17页
    · 创造性思维研究模型理论第17-20页
      · 四阶段模型第17-18页
      · 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第18-19页
      · 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第19页
      · 潜意识推论模型第19-20页
  4 与创造性研究相关的专长维度解析第20-24页
    · 知识表征第20-23页
      · 概念与概念拓展第20-21页
      · 语义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第21页
      · 表象知识第21-22页
      · 图式与脚本第22-23页
    · 问题解决第23-24页
      · 问题与问题解决第23页
      · 常规性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第23页
      · 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基于专长的研究第23-24页
  5 与创造性思维研究相关的维度解析第24-27页
    · 思维第24-25页
      · 思维的定义和特征第24-25页
      · 思维的分类第25页
    · 创造性第25-27页
      · 创造性的分类——原创与再创造第25-26页
      · 想象第26页
      · 对创造性结果的评价维度——新颖性和实用性第26-27页
  6 思维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7-29页
    · 任务分析第27页
    · 反应模式分析第27页
    · 反应时分析第27页
    · 言语报告分析第27-28页
    · 神经生理学方法第28-29页
第二章 实证研究方案第29-53页
  1 领域知识对个体语义表征的影响第29-40页
    · 问题提出第29页
    · 问题假设第29-30页
    · 被试第30-31页
    · 实验材料第31-32页
    · 实验设计第32页
    · 实验任务第32页
    · 实验过程第32-33页
    · 实验结果第33-40页
      · 丰富者与贫乏者对不同类型配对词语义联系的主观评分第33-36页
      · 丰富者与贫乏者对不同类型配对词语义联系主观评分的判断反应时第36-38页
      · 实验一结果汇总第38-40页
  2 领域知识与表象在创造性认知活动中的互动(实验重点部分)第40-53页
    · 问题提出第40-41页
    · 问题假设第41-42页
    · 被试第42页
    · 实验材料第42-43页
    · 实验设计第43-44页
    · 实验任务第44页
    · 实验过程第44-45页
    · 创造性联想任务典型案例示意第45-46页
    · 实验结果第46-53页
      · 被试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所涉及认知因子的总体描述第46-48页
      · 专业知识背景的选择与创造性联想任务质量的关系第48-49页
      · 知识与是否基于具体表象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的关系第49-51页
      · 知识类型自我优势评估与创造性联想任务质量的关系第51-52页
      · 实验二结果汇总第52-53页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3-59页
  1 实验一结论与讨论第53-55页
    · 对配对词语义联系的主观评分,专家较新手更具两极明确性第53页
    · 知识具有领域特殊性第53页
    · 语义识别的判断反应时差异——语义的亲疏度影响专家的判断快慢第53-54页
    · 语义识别的判断反应时差异——专家之“快”的跨领域迁移第54-55页
  2 实验二结论与讨论第55-59页
    · 专家较新手更擅于自主提取领域知识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第55页
    · 专家较新手更倾向于借助具体表象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第55-56页
    · 专家较新手对自我知识水平的认知更客观第56-57页
    · “新颖性”和“实用性”的非正比例关系第57-58页
    · 领域知识促进创造性能力的迁移具有前提性第58-59页
第四章 教育意义与研究展望第59-64页
  1 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加工机制带给教育实践的意义第59-63页
    · 知识的学习与激活第59-61页
      ·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59-60页
      ·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第60页
      · 知识的激活第60-61页
    · 表象对语义的补充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第61-62页
    · “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论第62页
    ·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62-63页
  2 基于专长角度对创造性思维研究的思考和展望第63-64页
附录第64-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科研成果第85-86页
后记第86-87 页

本篇论文共87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基于语义和表象的领域知识影响创造
情绪Stroop效应的毕生发展特点
痒觉传染与痒觉共情的脑机制研究
睡眠与陈述性记忆巩固
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
寻求善治:李大钊的政治正当性论述
宋代稷下学研究
形式与目的--康德美学中合目的性原
通向“人神合一”的审美境界--普罗
赵贞吉心学思想研究
章学诚学之有限性研究
论罗素对认识论的批判和改造
以“谷”窥“道”—《老子》再探析
清人解庄的儒道佛倾向
波洛克认识规范思想论析
论梁漱溟的“意欲”概念
迈农的对象理论到胡塞尔的连续统理
李腾芳的《说庄》研究
王叔岷庄学思想研究
元代蒙汉民族墓室壁画比较研究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地区奶妈群
上海公共租界印度巡捕研究初探(18
丁日昌与晚清江南社会
改性钼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
原杀:清末革命派暗杀研究
变迁中的博弈:1950年代上海市郊征
书院改制与近代教育转型--以龙门书
浙江省镇海县干部数量及结构变动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高桥沙土地争端研
历史视域中的宗教“五性”论--中国
中非“友谊”的地方叙事—20世纪60
上海城市粮食外部供应研究(1958-1
北齐兰陵忠武王高长恭研究
旧陈官员入隋后研究
楚怀王时期的楚秦关系研究
清代武科举制度研究--以浙江江山县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报应观研究--基于
明代中后期的商人旅游--以出游动机
西方人眼中的广州市井形象(1840年
叶子奇《草木子》研究
联邦德国的历史政策与社会参与(19
英国对1971年南亚危机的反应和政策
修道的政治家--浅析大格列高利生平
发展与改革--20世纪60~80年代坦桑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19
贺昌群史学研究
俞正燮的史学
赵俪生史学研究
从海派文化特色创意园区的经验探讨
海外教育文化活动--英国文化委员会
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三代嫁妆变迁研
在华跨国公司中国雇员跨文化适应问
以品牌视角研究上海双年展的都市文
梅辉立与中西文化交流
“生活”与“批评”的用途--《文化
哈尼族文化大众传播现状研究
中国漆画与油画绘画语言的比较研究
《清明上河图》研究:以宋、明、清
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研究
钱选的复古探索--《以浮玉山居图为
文嘉绘画研究
李唐《清溪渔隐图》研究
浅谈老上海商业性绘画—月份牌
不期然而然--对漆画创作中偶然性效
张择端和金弘道绘画的比较研究
上海连环画出版研究(1977-2007)
中西方写生观异同之比较研究--以傅
心物同型论与材质选择--格式塔原理
从绘画材料看当今语境下漆画艺术语
好古不尚奇--万寿祺印学思想初探
中国青少年艺术治疗研究--书画在艺
风俗画中所折射的社会变迁--浅析康
一个知识分子画家的朝圣之旅--浅析
丰子恺趣味研究--兼论对新文人画发
城市工笔探究--符号、叙事及风格
论明末清初隐逸画风
解读现当代女性艺术家绘画中的女性
论当代书法创作中的装饰性形式元素
仪式与认同--美剧对圣诞节在中国跨
探究莫扎特歌剧《女人皆如此》中人
中美商业动画对比研究
“他者”的被建构--中国大陆电影在
试论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叙事中的
救赎主题电影演绎下的美国话语霸权
歌剧<黑桃皇后>的民族特性与
西藏电影的崛起--万玛才旦的纪实主
“荧幕历史”初探--以历史剧为主,
20世纪初上海放映业殖民性研究--以
“小男人”群像研究--论王丽萍家庭
物欲的审思:宁浩电影研究
罗曼·波兰斯基电影中的精神分析元
论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日本传统审美
指导性音乐想象对缓解硕士三年级学
行草书与舞蹈的共通性研究--以林怀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的和声语言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指挥的速度研
 
语义 表象 专长 知识表征论文 信息加工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罗**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