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缩略语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 抗氧化及酚类物质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自由基与酚类物质简介 | 第15-16页 |
· 抗氧化及酚类物质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加工与储藏对抗氧化能力及酚类物质影响 | 第17-19页 |
2 荔枝及其果汁加工现状 | 第19-22页 |
· 荔枝种质资源及功能特性 | 第19-20页 |
· 荔枝酚类物质的研究 | 第20-21页 |
· 荔枝果汁加工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3 主要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4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不同品种荔枝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 第24-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 材料 | 第25页 |
· 试剂 | 第25-26页 |
· 仪器设备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 游离态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26页 |
· 结合态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26页 |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 单体酚类物质的组成分析 | 第27-28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28页 |
· FRAP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28-29页 |
·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 总酚含量 | 第29-30页 |
· 总黄酮含量 | 第30-31页 |
· 单体酚类物质的组成与含量 | 第31-36页 |
· 定性分析结果 | 第31-33页 |
· 定量分析结果 | 第33-36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36-37页 |
· FRAP抗氧化能力 | 第37-38页 |
· 抗氧化能力与酚类物质间的关系 | 第38-41页 |
3 讨论 | 第41-44页 |
· 不同品种荔枝果肉中酚类物质特性 | 第41-43页 |
· 不同品种荔枝果肉抗氧化能力及与酚类物质含量关系 | 第43-44页 |
第三章 荔枝果汁加工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第44-65页 |
第一节 不同加工单元操作对荔枝果汁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5-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 材料 | 第45页 |
· 试剂 | 第45页 |
· 实验设备 | 第45-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 荔枝果汁制备 | 第46页 |
· 荔枝果汁理化性质的分析 | 第46-47页 |
· 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47页 |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 总黄酮的测定 | 第47页 |
· 单体酚类物质的测定 | 第47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7页 |
· FRAP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47页 |
· ABTS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47-48页 |
·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 理化性质变化 | 第48-50页 |
· 总酚含量变化 | 第50页 |
· 总黄酮含量变化 | 第50-51页 |
· 单体酚类物质组成与含量变化 | 第51-52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 | 第52页 |
· FRAP抗氧化能力变化 | 第52-53页 |
· ABTS抗氧化能力变化 | 第53-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 荔枝果汁加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 第54-55页 |
· 荔枝果汁加工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不同杀菌方式对荔枝果汁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56-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 材料 | 第56页 |
· 试剂 | 第56页 |
· 实验设备 | 第56-57页 |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 荔枝果汁制备 | 第57页 |
· 荔枝果汁UHT杀菌 | 第57页 |
· 荔枝果汁高温杀菌 | 第57页 |
· 荔枝果汁高压二氧化碳杀菌 | 第57页 |
· 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57-58页 |
· 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58页 |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58页 |
· 总黄酮的测定 | 第58页 |
· 单体酚类的测定 | 第58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58页 |
· FRAP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58页 |
· ABTS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58页 |
· 统计分析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 理化性质 | 第58-60页 |
· 总酚含量 | 第60页 |
· 总黄酮含量 | 第60-61页 |
· 单体酚类物质组成 | 第61-62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62页 |
· FRAP抗氧化能力 | 第62-63页 |
· ABTS抗氧化能力 | 第63-64页 |
3 讨论 | 第64-65页 |
第四章 贮藏温度对荔枝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65-7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 材料 | 第66页 |
· 试剂 | 第66页 |
· 仪器设备 | 第66-67页 |
· 实验方法 | 第67页 |
· 荔枝果汁制备及贮藏设计 | 第67页 |
· 荔枝果汁中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67页 |
· 荔枝果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67页 |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67页 |
· 总黄酮的测定 | 第67页 |
· 单体酚类物质的测定 | 第67页 |
· FRAP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67页 |
· ABTS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67页 |
· 统计分析 | 第67-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 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68-69页 |
· 总酚含量的变化 | 第69-70页 |
· 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70页 |
· 单体酚类物质的变化 | 第70-72页 |
· FRAP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第72页 |
· ABTS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第72-73页 |
3 讨论 | 第73-76页 |
· 贮藏对荔枝果汁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 荔枝果汁酚类含量与抗氧化能力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1 结论 | 第76-77页 |
· 不同荔枝品种抗氧化能力及酚类物质特性的研究 | 第76页 |
· 加工单元对荔枝果汁抗氧化能力及酚类物质的影响 | 第76-77页 |
· 贮藏条件对荔枝果汁抗氧化能力及酚类物质的影响 | 第77页 |
2 创新点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