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10
页 |
Abstract | 第10-13
页 |
1 前言 | 第13-21
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6
页 |
1.1.1 活性氮的概念 | 第13
页 |
1.1.2 活性氮的产生与归宿 | 第13-14
页 |
1.1.2.1 活性氮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 第13-14
页 |
1.1.2.2 活性氮的归宿 | 第14
页 |
1.1.3 活性氮的迁移与富集 | 第14
页 |
1.1.4 人类活动对活性氮的干预及活性氮对环境的影响 | 第14-16
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
页 |
1.3 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 | 第18-21
页 |
1.3.1 研究背景 | 第18-19
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9
页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
页 |
2 人类活动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活性氮库的影响 | 第21-45
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
页 |
2.1.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1-23
页 |
2.1.2 供试土样 | 第23-24
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4-26
页 |
2.1.3.1 试验设计 | 第24
页 |
2.1.3.2 取样时间 | 第24
页 |
2.1.3.3 取样方法 | 第24-25
页 |
2.1.3.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5-26
页 |
2.1.3.5 计算与统计方法 | 第26
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45
页 |
2.2.1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土壤中活性氮库的差异 | 第26-36
页 |
2.2.1.1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库的差异 | 第26-30
页 |
2.2.1.2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表层土壤中微生物氮及固定态铵库容的差异 | 第30-35
页 |
2.2.1.3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表层土壤中可矿化氮库容的差异 | 第35-36
页 |
2.2.2 土壤活性氮库各主要组分的含量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 第36-42
页 |
2.2.2.1 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分布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 第36-40
页 |
2.2.2.2 表层土壤微生物氮和固定态铵含量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 第40
页 |
2.2.2.3 表层土壤氮素矿化及硝化速率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 第40-42
页 |
2.2.3 表层土壤活性氮库各主要组分对库容的贡献 | 第42-45
页 |
2.2.3.1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表层土壤活性氮库各主要组分对库容的贡献 | 第42-43
页 |
2.2.3.2 表层土壤活性氮库各主要组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 第43-45
页 |
3 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活性氮库的矿化及硝化潜力 | 第45-55
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
页 |
3.1.1 供试土样 | 第46
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46
页 |
3.1.3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 第46-47
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5
页 |
3.2.1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表层土壤中氮素矿化率及硝化率的比较 | 第47-49
页 |
3.2.2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表层土壤No值及其相应参数变化 | 第49
页 |
3.2.3 表层土壤矿化和硝化作用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 第49-53
页 |
3.2.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表层土壤N_o值及其相应参数变化 | 第53-55
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5-64
页 |
4.1 综合讨论 | 第55-61
页 |
4.1.1 人类农业活动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土壤活性氮库的影响 | 第55-58
页 |
4.1.1.1 人类农业活动对土壤无机氮库的影响 | 第55-56
页 |
4.1.1.2 人类农业活动对土壤微生物氮和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 第56-57
页 |
4.1.1.3 人类农业活动对土壤可矿化氮库的影响 | 第57-58
页 |
4.1.2 人类农业活动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土壤中氮素矿化及硝化潜力的影响 | 第58-59
页 |
4.1.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氮库的影响 | 第59-61
页 |
4.1.3.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库的影响 | 第59-60
页 |
4.1.3.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氮和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 第60
页 |
4.1.3.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矿化及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60-61
页 |
4.1.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表层土壤氮素矿化及硝化潜力的影响 | 第61
页 |
4.2 主要结论 | 第61-62
页 |
4.3 问题与展望 | 第62-64
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
页 |
致谢 | 第7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