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
页 |
英文摘要 | 第6-7
页 |
1 前言 | 第7-16
页 |
1.1 芦笋 | 第7
页 |
1.2 黄酮类化合物 | 第7-13
页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类型 | 第7-9
页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9
页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第9-11
页 |
1.2.3.1 物理性质 | 第9-10
页 |
1.2.3.2 化学性质 | 第10-11
页 |
1.2.3.2.1 还原反应 | 第10
页 |
1.2.3.2.2 络合反应 | 第10
页 |
1.2.3.2.3 硼酸显色反应 | 第10-11
页 |
1.2.4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 | 第11-13
页 |
1.2.4.1 提取方法 | 第11
页 |
1.2.4.2 纯化方法 | 第11-13
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3-16
页 |
2 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16-21
页 |
2.1 材料与试剂、仪器设备 | 第16-17
页 |
2.1.1 芦笋 | 第16
页 |
2.1.2 树脂 | 第16
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6
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17
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21
页 |
2.2.1 芦笋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17
页 |
2.2.1.1 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 | 第17
页 |
2.2.1.2 芦笋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计算 | 第17
页 |
2.2.2 常规溶剂提取芦笋黄酮工艺的研究 | 第17-18
页 |
2.2.3 超临界CO_2萃取法萃取芦笋黄酮工艺的研究 | 第18-19
页 |
2.2.3.1 超临界CO_2萃取试验装置及流程 | 第18-19
页 |
2.2.3.2 数据处理公式 | 第19
页 |
2.2.4 超临界萃取后的芦笋黄酮浓缩液的初步纯化 | 第19
页 |
2.2.5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 | 第19-20
页 |
2.2.5.1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第19
页 |
2.2.5.2 大孔吸附树脂的装柱 | 第19
页 |
2.2.5.3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第19-20
页 |
2.2.5.3.1 大孔吸附树脂对芦笋黄酮的吸附率测定 | 第19
页 |
2.2.5.3.2 大孔吸附树脂的解吸率测定 | 第19-20
页 |
2.2.6 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鉴定 | 第20-21
页 |
2.2.6.1 颜色反应鉴定黄酮 | 第20
页 |
2.2.6.2 黄酮的紫外光谱特征 | 第20-21
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1-43
页 |
3.1 芦笋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1-24
页 |
3.1.1 芦丁标准溶液最大波长的选择 | 第21
页 |
3.1.2 芦丁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21-22
页 |
3.1.3 重现性试验结果 | 第22-23
页 |
3.1.4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23-24
页 |
3.1.5 显色液的稳定性试验 | 第24
页 |
3.2 常规浸提法提取芦笋黄酮的研究 | 第24-27
页 |
3.2.1 最佳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24-26
页 |
3.2.1.1 乙醇提取芦笋总黄酮试验 | 第24-25
页 |
3.2.1.2 水提取芦笋总黄酮试验 | 第25
页 |
3.2.1.3 丙酮提取芦笋总黄酮试验 | 第25-26
页 |
3.2.2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 第26-27
页 |
3.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参数的探讨 | 第27-33
页 |
3.3.1 预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27-31
页 |
3.3.1.1 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8-29
页 |
3.3.1.2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9
页 |
3.3.1.3 最佳萃取时间的确定 | 第29-30
页 |
3.3.1.4 夹带剂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0-31
页 |
3.3.2 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 | 第31-33
页 |
3.3.2.1 正交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31-32
页 |
3.3.2.2 方差分析 | 第32-33
页 |
3.3.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与乙醇溶剂萃取黄酮得率的比较 | 第33
页 |
3.4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芦笋黄酮的研究 | 第33-40
页 |
3.4.1 有机溶剂除脂效果的比较 | 第33-34
页 |
3.4.2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结果 | 第34-36
页 |
3.4.2.1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 第34-35
页 |
3.4.2.2 吸附树脂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 第35-36
页 |
3.4.3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芦笋黄酮的吸附性能确定与优选 | 第36-37
页 |
3.4.3.1 吸附流速的确定 | 第36-37
页 |
3.4.3.2 吸附原液pH的确定 | 第37
页 |
3.4.4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芦笋黄酮解吸性能确定与优选 | 第37-40
页 |
3.4.4.1 洗脱溶剂种类和浓度的确定 | 第37-38
页 |
3.4.4.2 洗脱溶剂(乙醇)用量的考察 | 第38-39
页 |
3.4.4.3 洗脱流速的确定 | 第39
页 |
3.4.4.4 不同吸附原液pH下的洗脱效果 | 第39-40
页 |
3.5 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鉴定 | 第40-43
页 |
3.5.1 样品的高校液相色谱图 | 第40-41
页 |
3.5.2 颜色反应初步确定样品中黄酮类物质的结构 | 第41-42
页 |
3.5.3 黄酮的紫外光谱特征 | 第42-43
页 |
4 结论 | 第43-44
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
页 |
致谢 | 第48-49
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4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