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风险的根源探寻及防范机制研究--政治、管理与法律的视角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选题价值 | 第9-11页 | · 理论价值 | 第10页 | · 实践价值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税收执法风险的基础理论和表征 | 第17-26页 | · 概念界定及阐释 | 第17-19页 | · 税收执法与税务行政执法 | 第17-18页 | · 税收执法风险 | 第18-19页 | · 税收执法风险的基础理论 | 第19-22页 | · 税收法治理论 | 第19-20页 | · 权力制衡理论 | 第20-21页 |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 税收执法风险表征 | 第22-26页 | · 税收政策和税务行政审批环节风险 | 第22页 | · 税收征管环节的风险 | 第22-23页 | · 纳税评估环节的风险 | 第23-24页 | · 税务稽查环节的风险 | 第24-25页 | · 税收行政法律救济的风险 | 第25-26页 | 第3章 税收执法风险根源探寻 | 第26-34页 | · 政治视角中税收执法风险的根源 | 第26-28页 | · 分税制:未竞的事业 | 第26-27页 | · 技术官僚主导的国家 | 第27-28页 | · 大众控制的缺失 | 第28页 | · 法律视角中税收执法风险的根源 | 第28-31页 | · 税法体系不科学 | 第28-29页 | · 税收执法不规范 | 第29-30页 | · 税收司法存在严重缺陷 | 第30-31页 | · 管理视角中税收执法风险的根源 | 第31-34页 | · 理念性风险:效率至上 | 第31页 | · 组织性风险:科层困境 | 第31-32页 | · 技术性风险:难以驾驭的技术 | 第32-34页 | 第4章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机制建构 | 第34-41页 | · 政治上推进分税制改革,构筑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政治基础 | 第34-36页 | · 将分税制改革进行到底,消除税收执法风险的"内动力" | 第34-35页 | · 人大改革与司法改革并行,有效监控政府税收行为 | 第35-36页 | · 颁布"公民宪章",构建责任控制制度 | 第36页 | · 推进税收法治化建设,构筑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法治基础 | 第36-38页 | · 合理划分税收立法权,完善税收立法体系 | 第36-37页 | · 加强税收执法队伍法治化建设,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 第37页 | · 完善税收司法制度,发挥税收司法的保障作用 | 第37-38页 | · 推进税收执法现代化,构筑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管理基础 | 第38-41页 | · 从"效率至上"到"法律至上":理念的更新 | 第38-39页 | · 贯彻税收执法责任制,努力实施"组织再造" | 第39-40页 | · 优化税收信息化队伍建设与管理 | 第40-41页 | 第5章 新余市国税局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实践探索 | 第41-49页 | · "类政治"改革,夯实风险防范的制度基础 | 第41-43页 | · 打破"两税分治"局限,实施联合办理税务登记 | 第41-42页 | · 推行税收服务承诺制,提升公民监督有效性 | 第42页 | · 不足之处 | 第42-43页 | · 多管齐下,努力推进税收法治化建设 | 第43-45页 | · 清理规范性文件,构建国地两税协调机制 | 第43页 | · 兼顾业务能力与政治建设,改善执法能力与效果 | 第43-44页 | · 不足之处 | 第44-45页 | · 税收执法现代化 | 第45-49页 | · 更新执法理念,优化纳税服务 | 第45-46页 | · 祛除官僚习气与文化,加强税收组织建设 | 第46-47页 | · 大力推行科技兴税,以信息化促规范化 | 第47-48页 | · 不足之处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