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缩略语表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 E. coli O157:H7的临床表现和感染 | 第11-12页 |
· E. coli O157:H7的特异性抗原和抗体制备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E. coli O157:H7的O抗原 | 第12页 |
· E. coli O157:H7的H抗原 | 第12-13页 |
· 其它特异性抗原 | 第13-14页 |
· E. coli O157:H7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常规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 基于PCR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5-16页 |
· 免疫学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 新兴技术 | 第17页 |
· 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的概述 | 第17-19页 |
· 胶体金的性质 | 第18页 |
· 胶体金制备方法 | 第18页 |
· 胶体金标记抗体 | 第18-19页 |
· 免疫胶体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19页 |
· 展望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抗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0-31页 |
· 前言 | 第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 菌株、免疫动物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0页 |
· 相关试剂和培养基配置 | 第20-21页 |
· E. coli O157:H7抗原制备 | 第21-22页 |
· 其它菌株包被原的制备 | 第22页 |
· 动物免疫 | 第22-23页 |
· 间接ELISA | 第23页 |
· E. coli O157:H7多克隆抗体效价监测 | 第23页 |
· 抗体纯化 | 第23-24页 |
·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评价 | 第24-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 E. coli O157:H7全菌抗原和细胞碎片抗原 | 第25-26页 |
· 多克隆抗体免疫应答曲线 | 第26-27页 |
· 纯化多抗电泳分析 | 第27-28页 |
·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制备 | 第31-42页 |
· 前言 | 第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 菌株 | 第31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31页 |
· 相关试剂与培养基配制 | 第31-32页 |
·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配对 | 第32-33页 |
· 胶体金制备 | 第33页 |
· 标记pH值的确定 | 第33页 |
· 蛋白标记量的确定 | 第33-34页 |
· 标记胶体金离心参数 | 第34页 |
· 封闭剂的确定 | 第34页 |
· 检测线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34-35页 |
· 质控线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配对 | 第35-36页 |
· 制备的胶体金分析 | 第36-37页 |
· 标记pH值的确定 | 第37-38页 |
· 蛋白标记量的确定 | 第38页 |
· 标记胶体金离心参数 | 第38-39页 |
· 封闭剂的确定 | 第39页 |
· 检测线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39-40页 |
· 质控线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评价 | 第42-52页 |
· 前言 | 第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 菌株 | 第42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42页 |
· 相关试剂与培养基配制 | 第42-43页 |
· 试纸条的制备 | 第43页 |
· 细菌培养与处理 | 第43页 |
· 阴性样品测试 | 第43页 |
· 试纸条特异性 | 第43-44页 |
· 试纸条灵敏度 | 第44页 |
· 食品样品检测 | 第44页 |
· 试纸条保质期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 试纸条阴性样品测试 | 第45页 |
· 试纸条特异性 | 第45-47页 |
· 试纸条灵敏度分析 | 第47-48页 |
· 试纸条保质期 | 第48-49页 |
· 食品样品检测 | 第49-50页 |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2-65页 |
· 前言 | 第5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9页 |
· 菌株、免疫动物 | 第52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52页 |
· 相关试剂与培养基配制 | 第52-53页 |
· E. coli O157:H7鞭毛蛋白提取 | 第53-54页 |
· 动物免疫 | 第54页 |
· 细菌培养 | 第54-55页 |
· 间接ELISA条件的确定 | 第55页 |
· 免疫动物效价和特异性测定 | 第55页 |
· E. coli O157:H7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55-58页 |
· 单克隆抗体腹水配对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 E. coli O157:H7鞭毛蛋白 | 第59-61页 |
· 间接ELISA条件确定 | 第61-62页 |
· 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特异性分析 | 第62-63页 |
· 抗E.coli O157:H7杂交瘤细胞的建立 | 第63页 |
· 单克隆抗体腹水配对 | 第63-64页 |
· 讨论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抗E.coli O157:H7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65页 |
· E. coli O157:H7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评价 | 第65页 |
· 抗E. coli O157:H7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1 菌种目录 | 第72-73页 |
附录2 仪器设备 | 第73-74页 |
附录3 试剂药品 | 第74-75页 |
个人介绍 | 第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