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和意义 | 第16-18页 |
· Cyber-Physical Systems简述 | 第16-17页 |
· 实时系统 | 第17页 |
· 面向方面技术 | 第17页 |
· 实时系统的动态容错调度模型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Cyber-physical Systems | 第20-26页 |
· Cyber-physical Systems的发展 | 第20-21页 |
· Cyber-physical Systems体系结构原型 | 第21-23页 |
· Cyber-physical Systems的特征 | 第23-24页 |
· Cyber-physical Systems与物联网的关系 | 第23页 |
· Cyber-physical Systems的主要特征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面向方面编程技术与UML扩展框架 | 第26-34页 |
· 面向方面的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 面向方面的核心思想 | 第27-29页 |
· 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 | 第28页 |
· 面向方面技术的实现步骤 | 第28-29页 |
· 面向方面技术的优点 | 第29页 |
· UML扩展机制 | 第29-33页 |
· UMLTM框架在容错方面的扩展 | 第30-31页 |
· UMLTM框架在时间方面的扩展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Cyber Physical网络环境下的实时系统 | 第34-44页 |
· 实时系统 | 第34页 |
· Cyber-physical Systems实时系统 | 第34-39页 |
· 基本概念 | 第34-36页 |
· CPS分布式异构实时系统的特征 | 第36-37页 |
· 任务模型 | 第37-38页 |
· CPS分布式实时系统中任务的可调度性证明 | 第38-39页 |
· CPS异构分布式实时系统任务调度算法的评估 | 第39-41页 |
· CPS异构分布式实时系统任务调度算法的性能 | 第39-40页 |
· CPS异构分布式实时系统任务调度算法的评估标准 | 第40-41页 |
· CPS异构分布式实时系统任务调度算法的稳定性 | 第41页 |
· 系统的负载均衡性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五章 CPS异构分布式实时系统的容错调度 | 第44-68页 |
· 容错系统与容错原理 | 第44-47页 |
· 容错技术 | 第44-46页 |
· 容错技术的基本思想 | 第46页 |
· Cyber Physical网络环境中的容错方法 | 第46-47页 |
· 容错调度算法模型 | 第47-56页 |
· 容错调度算法的发展状况 | 第47-48页 |
· 动态负载均衡的容错调度算法 | 第48-56页 |
· 面向方面的容错模型 | 第56-62页 |
· CPS实时系统的关注点分离 | 第57-58页 |
· 故障的方面分离 | 第58-59页 |
· 时间方面分离 | 第59-62页 |
· 面向方面的CPS实时容错算法(AO_CPS_RTFT) | 第62-63页 |
· 对算法的评价与实验图分析 | 第63-66页 |
· 算法负载均衡性 | 第63-65页 |
· 任务失败率 | 第65-66页 |
· 本章总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实例:城市地铁系统 | 第68-80页 |
· 城市地铁系统概述 | 第68-72页 |
· 物理传感层 | 第68-70页 |
· 通信层 | 第70页 |
· 信息处理层 | 第70-71页 |
· 应用层 | 第71-72页 |
· 城市地铁系统的面向方面容错调度 | 第72-79页 |
· 列车进出站的面向方面模型描述 | 第72-76页 |
· 容错组件 | 第76-78页 |
· 列车进出站调度时序图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