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DOM在碳循环中的重要性 | 第9页 |
· 岩溶环境的独特性 | 第9-10页 |
· 脂类生物标志物的优越性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典型生物标志物代表及其物源指示特征 | 第10-12页 |
· 有机质的生物标志物示踪 | 第12-16页 |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 样品的采集与实验测试分析 | 第20-23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20-21页 |
· 实验室测试分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岩溶地下河中溶解态脂肪酸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 第23-37页 |
· 岩溶地下河系统中溶解态脂肪酸含量、组成及变化特征 | 第23-26页 |
· 地下河中溶解态脂肪酸含量、组成及变化特征 | 第23-25页 |
· 表层岩溶泉中溶解态脂肪酸含量、组成及变化特征 | 第25-26页 |
· 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中溶解态脂肪酸来源解析 | 第26-36页 |
· 岩口采样点中溶解态脂肪酸来源成分解析 | 第27-29页 |
· 姜家龙洞采样点中溶解态脂肪酸来源成分解析 | 第29-31页 |
· 姜家泉采样点中溶解态脂肪酸来源成分解 | 第31-34页 |
· 大驴池采样点中溶解态脂肪酸来源成分解析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岩溶地下河中溶解态脂肪酸迁移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53页 |
· DOM在地下河系统迁移过程中降解特征 | 第37-39页 |
· 不同来源下DOM在地下河中迁移变化特征 | 第39-45页 |
· 青木关地下河中藻类、细菌等微生物来源下DOM迁移变化特征 | 第39-40页 |
· 青木关地下河中水生植物来源下DOM迁移变化特征 | 第40-42页 |
· 青木关地下河中陆地高等植物来源下DOM迁移变化特征 | 第42-45页 |
· 不同降雨条件下DOM在青木关地下河中迁移变化特征 | 第45-47页 |
· 青木关地下河中DOM迁移中变化影响因素解析 | 第47-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