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石墨烯 | 第10-16页 |
· 石墨烯概述 | 第10-11页 |
· 石墨烯性质 | 第11-13页 |
· 石墨烯的功能化 | 第13-15页 |
· 石墨烯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纳米银 | 第16-19页 |
· 纳米银概述 | 第16页 |
·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 纳米银的应用 | 第18-19页 |
· 电化学传感器 | 第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8页 |
第二章 基于电化学还原石墨烯/聚乙烯亚胺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检测多巴胺、抗坏血酸、尿酸 | 第28-48页 |
· 引言 | 第28-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石墨烯/聚乙烯亚胺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第30-31页 |
·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2页 |
· 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 | 第31-32页 |
· 石墨烯形貌表征 | 第32页 |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32-33页 |
· 分别单独考察多巴胺(DA)、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33-34页 |
· 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在电极上的同时电化学响应 | 第34-35页 |
· 实验条件优化 | 第35-38页 |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同时检测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 | 第39-41页 |
· 选择性、重复性、稳定性分析 | 第41页 |
· 实际样品分析检测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第三章 基于电化学还原石墨烯和一步合成的纳米银@聚多巴胺的非酶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 第48-64页 |
· 引言 | 第48-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 合成纳米银@聚多巴胺 | 第51页 |
· 纳米银@聚多巴胺/电化学还原石墨烯/聚乙烯亚胺修饰玻碳电极(AgNPs@PDA/ERGO/PEI/GCE)的制备 | 第51页 |
·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0页 |
· 材料的表征 | 第51-52页 |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52-53页 |
· AgNPs@PDA/ERGO/PEI/GCE的电化学性能 | 第53-55页 |
· 实验条件优化 | 第55-57页 |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57页 |
· 过氧化氢的电化学分析检测 | 第57-59页 |
· 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 第59页 |
· 实际样品分析检测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第四章 基于电化学还原石墨烯上直接电沉积纳米银的非酶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 第64-80页 |
· 引言 | 第64-65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 实验试剂 | 第65-66页 |
·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 纳米银/电化学还原石墨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玻碳电极(AgNPs/ERGO/APTES/GCE)的制备 | 第66页 |
·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66-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6页 |
· 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图谱分析 | 第67页 |
· AgNPs/ERGO/APTES/GCE的电化学行为 | 第67-68页 |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68-69页 |
· 过氧化氢在各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69-70页 |
· 实验条件优化 | 第70-72页 |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 AgNPs/ERGO/APTES/GCE对H2O2的分析检测 | 第73-76页 |
· 选择性和稳定性 | 第76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作者部分相关论文题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