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 《景德传灯录》研究简述 | 第14-19页 |
· 《景德传灯录》的文本整理研究 | 第14-15页 |
· 《景德传灯录》的词汇研究 | 第15-16页 |
· 《景德传灯录》的语法研究 | 第16-19页 |
· 小结 | 第19页 |
· 语料来源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论述范围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助动词及《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判定 | 第24-73页 |
· 助动词研究综述 | 第24-43页 |
· 以英语为主的印欧语系的助动词研究 | 第24-35页 |
· 英语助动词的共时研究 | 第25-30页 |
· 英语助动词的历时研究 | 第30-35页 |
· 有关汉语助动词的研究 | 第35-42页 |
· 断代汉语助动词的研究 | 第35-39页 |
· 断代汉语助动词的共时研究 | 第35-38页 |
· 断代汉语助动词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 | 第38-39页 |
· 汉语助动词个案研究 | 第39-41页 |
· 汉语助动词个案共时研究 | 第39-40页 |
· 汉语助动词个案的历时研究 | 第40-41页 |
· 专书助动词的研究 | 第41-42页 |
· 总结 | 第42-43页 |
·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语义界定 | 第43-63页 |
· 《景德传灯录》中助动词与主观性的关系 | 第44-52页 |
· 可能性(possibility)和必然性(necessity)的概念 | 第52-61页 |
· 可能性(possibility)和必然性(necessity)的逻辑关系 | 第52-53页 |
· 可能性(possibility)和必然性(necessity)与可能世界的关系 | 第53页 |
· 本文所采用的逻辑情态概念 | 第53-54页 |
· 《景德传灯录》中助动词与可能性、盖然性、必然性以及可能世界的关系 | 第54-61页 |
·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语义界定 | 第61-63页 |
·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句法界定 | 第63-72页 |
· 理论基础 | 第63-67页 |
· 关于Zadeh的“模糊集合论(fuzzy sets theory)”的相关的研究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句法标准 | 第67-70页 |
·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范围 | 第70-72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第三章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语义研究 | 第73-104页 |
· 认识情态助动词的语义研究 | 第73-77页 |
· 可能性的认识情态助动词 | 第73-74页 |
· 能 | 第73-74页 |
· 盖能性的认识情态助动词 | 第74-75页 |
· 应 | 第74页 |
· 当 | 第74-75页 |
· 必然性的认识情态助动词 | 第75-77页 |
· 合 | 第75-76页 |
· 必 | 第76-77页 |
· 道义情态助动词的语义研究 | 第77-86页 |
· 可能性的该允类道义情态助动词 | 第77-79页 |
· 可 | 第77-78页 |
· 得 | 第78页 |
· 能 | 第78-79页 |
· 可以 | 第79页 |
· 盖能性的该允类道义情态助动词 | 第79-81页 |
· 应 | 第79-80页 |
· 宜 | 第80-81页 |
· 当 | 第81页 |
· 必然性的该允类道义情态助动词 | 第81-84页 |
· 须 | 第81-82页 |
· 要 | 第82页 |
· 合 | 第82-83页 |
· 待 | 第83页 |
· 必 | 第83-84页 |
· 估价类道义情态助动词 | 第84-86页 |
· 可 | 第84页 |
· 好 | 第84-85页 |
· 易 | 第85页 |
· 堪 | 第85-86页 |
· 足 | 第86页 |
· 难 | 第86页 |
· 动力情态助动词的语义研究 | 第86-101页 |
· 动力情态主语指向类助动词 | 第87-96页 |
· 拟 | 第87页 |
· 得 | 第87-88页 |
· 可 | 第88-89页 |
· 敢 | 第89页 |
· 能 | 第89-90页 |
· 堪(任) | 第90-91页 |
· 肯 | 第91页 |
· 要 | 第91-92页 |
· 会 | 第92页 |
· 解 | 第92-93页 |
· 待 | 第93-94页 |
· 愿 | 第94页 |
· 欲 | 第94-95页 |
· 可以 | 第95页 |
· 善 | 第95-96页 |
· 可能性的中性(条件)动力情态助动词 | 第96-101页 |
· 得 | 第96-97页 |
· 可 | 第97-98页 |
· 能 | 第98页 |
· 堪 | 第98-99页 |
· 可以 | 第99页 |
· 足 | 第99-100页 |
· 消 | 第100-101页 |
· 必能性的中性(条件)动力情态助动词 | 第101页 |
· 须 | 第101页 |
· 小结 | 第101-104页 |
第四章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句法研究 | 第104-140页 |
· 认识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研究 | 第104-108页 |
· 可能性的认识情态助动词 | 第104-105页 |
· 能 | 第104-105页 |
· 盖然性的认识情态助动词 | 第105-107页 |
· 应 | 第105-106页 |
· 当 | 第106-107页 |
· 必然性的认识情态助动词 | 第107-108页 |
· 合 | 第107-108页 |
· 必 | 第108页 |
· 道义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研究 | 第108-122页 |
· 可能性的该允类道义情态助动词 | 第109-112页 |
· 可 | 第109-110页 |
· 得 | 第110-111页 |
· 能 | 第111-112页 |
· 可以 | 第112页 |
· 盖然性的该允类道义情态助动词 | 第112-114页 |
· 应 | 第112-113页 |
· 宜 | 第113-114页 |
· 当 | 第114页 |
· 必然性的该允类道义情态助动词 | 第114-118页 |
· 须 | 第114-115页 |
· 要 | 第115-116页 |
· 合 | 第116-117页 |
· 待 | 第117页 |
· 必 | 第117-118页 |
· 估价类道义情态助动词 | 第118-122页 |
· 可 | 第118-119页 |
· 好 | 第119页 |
· 易 | 第119-120页 |
· 堪 | 第120-121页 |
· 足 | 第121页 |
· 难 | 第121-122页 |
· 动力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研究 | 第122-137页 |
· 主语指向动力情态助动词 | 第122-132页 |
· 拟 | 第122-123页 |
· 得 | 第123-124页 |
· 可 | 第124-125页 |
· 敢 | 第125-126页 |
· 能 | 第126-127页 |
· 堪(任) | 第127页 |
· 肯 | 第127-128页 |
· 要 | 第128-129页 |
· 会 | 第129-130页 |
· 解 | 第130页 |
· 愿 | 第130-131页 |
· 欲 | 第131-132页 |
· 善 | 第132页 |
· 可能性的中性(条件)动力情态助动词 | 第132-136页 |
· 得 | 第132-133页 |
· 可 | 第133-134页 |
· 能 | 第134-135页 |
· 堪 | 第135-136页 |
· 必然性的中性(条件)动力情态助动词 | 第136-137页 |
· 须 | 第136-137页 |
· 小结 | 第137-140页 |
第五章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连用研究 | 第140-156页 |
· 已有助动词的连用研究 | 第140-142页 |
· 助动词的连用成词和组合类型研究 | 第140-142页 |
·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连用情况 | 第142页 |
· 助动词的同义连用 | 第142-147页 |
· 应当 | 第142-143页 |
· 可得 | 第143-144页 |
· 宜当 | 第144页 |
· 必须 | 第144-145页 |
· 拟欲 | 第145-146页 |
· 足可 | 第146-147页 |
· 善能 | 第147页 |
· 助动词的同小类连用 | 第147-152页 |
· 必当 | 第147-148页 |
· 当须 | 第148-149页 |
· 宜可 | 第149页 |
· 合应/应合 | 第149-150页 |
· 宜须 | 第150页 |
· 应须 | 第150-151页 |
· 应得 | 第151-152页 |
· 助动词的同大类连用 | 第152-153页 |
· 欲得 | 第152-153页 |
· 要须/须要 | 第153页 |
· 小结 | 第153-156页 |
第六章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56-205页 |
· 助动词历时研究前提 | 第156-164页 |
· 《景德传灯录》中助动词的多义性 | 第156-157页 |
· 语法化理论 | 第157-161页 |
· 隐喻(metaphor) | 第159页 |
· 转喻(metonymy) | 第159-160页 |
· 泛化(Generalization) | 第160-161页 |
· 重新分析(reanalysis) | 第161页 |
· 吸收(absorption of context) | 第161页 |
· Van der Auwera(1998)的情态语义地图模型 | 第161-164页 |
· 《景德传灯录》中助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64-202页 |
· 助动词“拟”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65-166页 |
· 助动词“得”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66-169页 |
· 助动词“可”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69-170页 |
· 助动词“敢”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70-171页 |
· 助动词“能”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71-173页 |
· 助动词“堪”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73-175页 |
· 助动词“肯”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75-176页 |
· 助动词“要”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76-179页 |
· 助动词“会”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79-182页 |
· 助动词“解”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82-183页 |
· 助动词“待”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83-185页 |
· 助动词“愿”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85-186页 |
· 助动词“欲”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86-187页 |
· 助动词“善”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87-188页 |
· 助动词“须”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88-189页 |
· 助动词“足”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89-191页 |
· 助动词“消”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91页 |
· 助动词“应”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91-193页 |
· 助动词“宜”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93-194页 |
· 助动词“当”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94-196页 |
· 助动词“合”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96-197页 |
· 助动词“必”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97-199页 |
· 助动词“好”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199-200页 |
· 助动词“易”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200-201页 |
· 助动词“难”的历时演变研究 | 第201-202页 |
· 小结 | 第202-205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205-208页 |
· 《景德传灯录》助动词研究总结 | 第205-207页 |
· 不足之处 | 第207-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13页 |
致谢 | 第213-2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