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第二章 食品安全治理的理念与原则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食品安全治理的属性和特征 | 第11-13页 |
一、 食品安全治理的含义与属性 | 第11页 |
二、 食品安全治理的特征 | 第11-12页 |
三、 食品安全治理的相关理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食品安全治理的基本原则 | 第13-19页 |
一、 法治原则 | 第13-15页 |
二、 人权保障原则 | 第15-16页 |
三、 自由和秩序协调原则 | 第16-17页 |
四、 权力与权利的均衡原则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的治理困境与深层原因分析——以双汇 瘦肉精事件为例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双汇瘦肉精事件回顾 | 第19-21页 |
一、 双汇瘦肉精案例介绍 | 第19页 |
二、 双汇廋肉精事件的处理过程 | 第19-20页 |
三、 由双汇瘦肉精案例的治理得出的启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与困境 | 第21-23页 |
一、 社会转型期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 第21-22页 |
二、 我国食品安全的治理瓶颈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困境的深层原因 | 第23-25页 |
一、 政府监管能力的不足 | 第23页 |
二、 生产经营者的局限 | 第23-24页 |
三、 公众参与的有限性 | 第24-25页 |
第四章 美国、日本食品安全治理机制与借鉴 | 第25-29页 |
第一节 美国社会转型期的食品安全治理方式与机制 | 第25-27页 |
一、 美国社会转型时期食品安全问题的状况 | 第25页 |
二、 美国转型时期的食品安全治理方式的借鉴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日本社会组织对食品安全治理的特殊贡献 | 第27-29页 |
一、 日本社会组织的属性 | 第27页 |
二、 日本生活协作组织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 | 第27-28页 |
三、 日本生活协作组织对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借鉴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化治理机制的完善 | 第29-33页 |
第一节 完善监管制度和机制,建立权责明确的食品监管体系 | 第29-30页 |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 | 第29页 |
二、 明确监管机构间的职能 | 第29-30页 |
三、 建立食品信息共享机制 | 第30页 |
第二节 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自主能动性 | 第30-31页 |
一、 企业诚信体制的构建 | 第30-31页 |
二、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 第31页 |
第三节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发挥公众与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 第31-33页 |
一、 发挥民间社会组织的作用 | 第31-32页 |
二、 在法治过程中保障公众的参与权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