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一 前言 | 第11-18页 |
1、稻瘟病菌及其侵染循环 | 第11-12页 |
1.1 稻瘟病及稻瘟病菌 | 第11页 |
1.2 稻瘟病菌的侵染循环 | 第11-12页 |
2 稻瘟病菌细胞壁水解酶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3 真菌的碳分解代谢阻遏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3.1 碳代谢阻遏在酿酒酵母中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3.2 碳代谢阻遏在构巢曲霉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3.3 碳代谢阻遏在粗糙脉胞菌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3.4 碳代谢阻遏在球孢白僵菌中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3.5 碳代谢阻遏在核盘菌中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3.6 碳代谢阻遏在其他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4 稻瘟病菌与活性氧物质之间的关系 | 第16-17页 |
5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18-3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1.1 实验植物 | 第18页 |
1.2 实验菌株 | 第18页 |
1.3 实验所用载体 | 第18页 |
1.4 实验所用生化试剂 | 第18页 |
1.5 实验所用培养基 | 第18-1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31页 |
2.1 稻瘟病菌中碳代谢阻遏因子氨基酸序列获得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20页 |
2.1.1 稻瘟病菌中碳代谢阻遏因子氨基酸序列获得 | 第19页 |
2.1.2 稻瘟病菌中碳代谢阻遏因子理化性质分析 | 第19-20页 |
2.1.3 稻瘟病菌中碳代谢阻遏因子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0页 |
2.1.4 稻瘟病菌中碳代谢阻遏因子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 | 第20页 |
2.2 稻瘟病菌菌丝体、孢子、附着胞以及不同时间段侵染水稻叶片总RNA提取 | 第20-21页 |
2.3 RNA反转录 | 第21-22页 |
2.4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22-23页 |
2.5 SOE方法基因敲除 | 第23-24页 |
2.5.1 SOE基因敲除的方法 | 第23-24页 |
2.5.2 PCR扩增目的基因反应体系以及程序 | 第24页 |
2.6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以及转化 | 第24-25页 |
2.6.1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制备 | 第24-25页 |
2.6.2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转化 | 第25页 |
2.7 稻瘟病菌基因组DNA粗提 | 第25-26页 |
2.8 稻瘟病菌功能互补突变体及GFP融合载体的构建 | 第26-27页 |
2.8.1 酶切体系(本实验所用酶为Spe1和Not1) | 第26页 |
2.8.2 连接体系 | 第26-27页 |
2.9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27-28页 |
2.9.1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7页 |
2.9.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7-28页 |
2.10 质粒提取 | 第28页 |
2.11 稻瘟病菌基因GFP融合蛋白荧光诱导 | 第28-29页 |
2.12 稻瘟病菌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页 |
2.13 稻瘟病菌生长发育以及致病性功能分析 | 第29-31页 |
2.13.1 稻瘟病菌菌落直径测定 | 第29页 |
2.13.2 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培养基碘液染色实验 | 第29页 |
2.13.3 稻瘟病菌产孢量统计 | 第29页 |
2.13.4 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统计 | 第29页 |
2.13.5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梗观察 | 第29-30页 |
2.13.6 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 第30页 |
2.13.7 稻瘟病菌叶鞘接种以及DAB染色实验 | 第30-31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31-50页 |
3.1 稻瘟病菌中碳代谢阻遏基因生物信息学浅析 | 第31-34页 |
3.1.1 稻瘟病菌碳代谢阻遏相关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及结构域分析 | 第31-32页 |
3.1.2 稻瘟病菌MoCreA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2-34页 |
3.2 MoCreA的功能分析 | 第34-37页 |
3.2.1 MoCreA在稻瘟病菌各生长发育阶段及致病过程中均有转录 | 第34-35页 |
3.2.2 MoCreA在稻瘟病菌中的表达受自我抑制调控 | 第35-36页 |
3.2.3 MoCreA在葡萄糖诱导下定位在稻瘟病菌细胞核中 | 第36-37页 |
3.3 稻瘟病菌MoCreA功能分析 | 第37-50页 |
3.3.1 MoCreA敲除及功能互补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 第37-38页 |
3.3.2 MoCreA过表达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 第38-39页 |
3.3.3 MoCreA影响稻瘟病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 | 第39-40页 |
3.3.4 MoCreA调控稻瘟病菌在含2-脱氧葡萄糖的混合碳源的培养基的生长 | 第40-41页 |
3.3.5 在存在葡萄糖时,MoCreA抑制稻瘟病菌对其他碳源的利用 | 第41-42页 |
3.3.6 MoCreA敲除突变体和功能互补突变体中细胞壁降解酶的表达量变化 | 第42-44页 |
3.3.6.1 完全培养基中MoCreA敲除突变体中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表达量下降 | 第42-44页 |
3.3.6.2 加入葡萄糖和淀粉的基本培养基中,MoCreA敲除突变体中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表达量 | 第44页 |
3.3.7 MoCreA的敲除导致稻瘟病菌产孢量下降 | 第44-47页 |
3.3.8 MoCreA的敲除导致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基本散失 | 第47-50页 |
四 小结与讨论 | 第50-54页 |
4.1 稻瘟病菌中碳代谢阻遏子MoCreA存在结构域保守性 | 第50页 |
4.2 稻瘟病菌中MoCreA的转录可能存在自我抑制机制 | 第50页 |
4.3 MoCreA在葡萄糖诱导下定位在稻瘟病菌细胞核中 | 第50-51页 |
4.4 MoCreA影响稻瘟病菌对碳源的利用 | 第51-52页 |
4.5 MoCreA影响了稻瘟病菌部分细胞壁降解酶的转录 | 第52页 |
4.6 MoCreA缺失严重影响了稻瘟病菌产孢量以及致病性 | 第52-54页 |
五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附录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引物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