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2.主要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13-16页 |
2.1 主要试验材料 | 第13页 |
2.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13页 |
2.3 主要试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13-16页 |
3.主要试验方法 | 第16-24页 |
3.1 小麦幼苗的培养和叶锈菌的繁殖 | 第16页 |
3.2 MDC标记寄主细胞中的自噬体 | 第16页 |
3.3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包埋块的制备 | 第16-18页 |
3.4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切片及常规染色和免疫金标记方法 | 第18-19页 |
3.5 转基因植株的获取 | 第19页 |
3.6 HR的观察统计 | 第19-20页 |
3.7 小麦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20页 |
3.8 实时定量PCR反应 | 第20-22页 |
3.8.1 实时定量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 第20页 |
3.8.2 实时定量PCR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第20-22页 |
3.9 小麦叶片基因组的提取 | 第22页 |
3.10 遗传转化小麦植株的PCR检测 | 第22-24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24-38页 |
4.1 两种组合中自噬体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4-27页 |
4.1.1 半薄切片定位不同组合中的叶锈菌和寄主细胞 | 第24-25页 |
4.1.2 亲和组合中的自噬体观察 | 第25页 |
4.1.3 不亲和组合中的自噬体观察 | 第25-26页 |
4.1.4 两种组合中自噬体数量的统计 | 第26-27页 |
4.2 RNAi-TaATG8 植株接种叶锈菌小种260后HR面积的统计 | 第27-31页 |
4.2.1 RNAi-TaATG8 植株的PCR鉴定 | 第27页 |
4.2.2 RNAi-TaATG8 阳性植株中ATG8 的沉默效率 | 第27-28页 |
4.2.3 Ta ATG8 沉默植株接种叶锈菌小种260后对HR的观察和统计 | 第28-31页 |
4.3 不亲和组合中寄主细胞内自噬体内含物的来源初探 | 第31-34页 |
4.4 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自噬相关基因的RT-qPCR检测 | 第34-36页 |
4.5 不亲和组合中自噬与活性氧的关系 | 第36-38页 |
5.讨 论 | 第38-40页 |
6.结 论 | 第40-4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作者简历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