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1 稻瘟病菌概况 | 第14-16页 |
1.1.1 稻瘟病与稻瘟病菌 | 第14页 |
1.1.2 稻瘟病菌的致病侵染循环 | 第14-16页 |
1.2 表观遗传学 | 第16-19页 |
1.2.1 染色体结构重塑与重塑子 | 第16-18页 |
1.2.2 DNA甲基化 | 第18页 |
1.2.3 组蛋白修饰 | 第18-19页 |
1.3 组蛋白甲基化 | 第19-22页 |
1.4 酵母中组蛋白甲基化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1.5 丝状真菌中表观遗传学研究概况 | 第24-26页 |
1.6 稻瘟病菌中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概况与本实验研究目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44页 |
2.1 实验菌株与培养条件 | 第28-30页 |
2.1.1 稻瘟病菌菌株及培养条件 | 第28页 |
2.1.2 细菌菌株及其培养条件 | 第28页 |
2.1.3 酵母菌株及其培养条件 | 第28页 |
2.1.4 培养基配方 | 第28-30页 |
2.2 载体构建 | 第30-35页 |
2.2.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30-31页 |
2.2.2 DNA操作 | 第31-32页 |
2.2.2.1 载体酶切 | 第31页 |
2.2.2.2 酵母融合方法构建敲除质粒 | 第31-32页 |
2.2.2.3 融合酶法载体构建 | 第32页 |
2.2.3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32-33页 |
2.2.4 酵母质粒提取 | 第33-34页 |
2.2.5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第34-35页 |
2.2.5.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34页 |
2.2.5.2 大肠杆菌转化 | 第34-35页 |
2.3 稻瘟病菌T-DNA转化 | 第35-37页 |
2.3.1 载体农杆菌转化(冻融法) | 第35-36页 |
2.3.2 稻瘟病菌的农杆菌介导的DNA转化(ATMT)方法 | 第36-37页 |
2.4 稻瘟病菌基因组DNA和RNA的提取 | 第37-39页 |
2.4.1 基因组DNA提取(快提法) | 第37页 |
2.4.2 基因组DNA提取(CTAB法,小量) | 第37-38页 |
2.4.3 稻瘟病菌RNA的提取 | 第38-39页 |
2.6 突变体表型分析 | 第39-40页 |
2.6.1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和产孢量分析 | 第39页 |
2.6.2 分生孢子梗形态的观察 | 第39-40页 |
2.6.3 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测定 | 第40页 |
2.7 稻瘟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 第40-41页 |
2.7.1 离体大麦叶片接种 | 第40-41页 |
2.7.2 水稻喷雾 | 第41页 |
2.7.3 离体水稻叶片接种 | 第41页 |
2.8 稻瘟病菌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41-44页 |
2.8.1 稻瘟病菌全蛋白的提取与定量 | 第41-42页 |
2.8.2 稻瘟病菌蛋白Western Blotting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稻瘟病菌组蛋白甲基化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 第44-62页 |
3.1 稻瘟病菌中JmjC结构域蛋白基因敲除与分析 | 第44-52页 |
3.1.1 JmjC结构域蛋白基因的鉴定和敲除 | 第44-46页 |
3.1.2 Jmd1、MoLid2和MoRph1是稻瘟病菌的生长与产孢中起作用 | 第46页 |
3.1.3 MoLid2是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所必须的 | 第46-47页 |
3.1.4 MoLid2和MoRph1影响稻瘟病菌的致病能力 | 第47-48页 |
3.1.5 MoLid2参与到稻瘟病菌有性生殖中 | 第48-49页 |
3.1.6 MoLid2的结构域功能分析 | 第49-52页 |
3.2 稻瘟菌中组蛋白甲基化相关基因的鉴定以及功能分析 | 第52-58页 |
3.2.1 MoLid2的敲除使H3K4和H3K9甲基化水平升高 | 第52-53页 |
3.2.2 MoRph1影响H3K36甲基化水平 | 第53-54页 |
3.2.3 MoCu14、MoClr4和MoSet1参与稻瘟病菌的生长、产孢以及致病过程 | 第54-57页 |
3.2.4 MoCu14、MoClr4和MoSet1参与组蛋白甲基化过程 | 第57-58页 |
3.3 MoHp1同源蛋白鉴定与分析 | 第58-62页 |
3.3.1 MoHp1B参与到生长和产孢的过程中 | 第58-60页 |
3.3.2 MoSet1和MoLid2在常染色质的维持中起作用 | 第60-6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2-66页 |
4.1 稻瘟病菌中MoLid2功能的重要性 | 第62-63页 |
4.2 稻瘟病菌中H3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影响发育 | 第63-64页 |
4.3 H3组蛋白甲基化水平调节稻瘟病菌发育与致病基因的表达 | 第64页 |
4.4 本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附表1 | 第74-80页 |
附表2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