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我国奶牛养殖产业向着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 | 第10页 |
1.1.2 畜牧业集约化养殖产生很大的环境压力 | 第10-11页 |
1.1.3 生态畜牧业和养分资源管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畜牧-农田生产体系的养分平衡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影响奶牛氮素利用效率及粪尿还田的因素研究 | 第12-13页 |
1.2.3 畜牧-农田体系养分调控策略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2 奶牛场氮素养分流动模式 | 第18-19页 |
2.3 数据获取及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2.3.1 饲料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 第19-20页 |
2.3.2 饲料氮素输入及数据获取 | 第20-21页 |
2.3.3 氮素输出 | 第21页 |
2.3.4 氮素环境排放 | 第21-22页 |
2.3.5 养分效率 | 第22页 |
2.4 奶牛场氮素养分流动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2页 |
3.1 不同养殖模式下奶牛尺度的氮素流动特征 | 第24-31页 |
3.1.1 不同养殖模式和奶牛产奶量的关系 | 第24-25页 |
3.1.2 不同养殖模式的泌乳牛氮素投入量与产奶量的关系 | 第25-26页 |
3.1.3 不同养殖模式的泌乳牛氮素平衡 | 第26-27页 |
3.1.4 不同养殖模式的泌乳牛氮素利用效率和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3.1.5 不同养殖模式下育成牛的氮素平衡及利用效率 | 第28-29页 |
3.1.6 奶牛尺度养分优化管理策略 | 第29-31页 |
3.2 不同养殖模式下奶牛场尺度氮素流动特征 | 第31-36页 |
3.2.2 不同养殖模式奶牛场尺度的氮素平衡及环境影响 | 第31-32页 |
3.2.3 不同养殖模式奶牛场尺度氮素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3.2.4 奶牛场尺度的养分优化管理策略 | 第34-36页 |
3.3 奶牛场-农田生产体系氮素养分流动 | 第36-42页 |
3.3.1 奶牛场饲料氮素输入比例及来源 | 第36-38页 |
3.3.2 奶牛场粪尿处理方式和去向 | 第38-39页 |
3.3.3 农田-奶牛场体系氮素流动特征 | 第39-42页 |
4 讨论 | 第42-43页 |
4.1 规模化养殖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 奶牛场的氮素环境排放 | 第43页 |
4.3 影响奶牛氮素利用率的因素及调控途径 | 第43-44页 |
4.4 奶牛场与农田的氮素流动 | 第44-4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