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1.2.1 关于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综述 | 第8-10页 |
1.2.2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综述 | 第10-11页 |
1.2.3 当前对镇级市试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1.3.2 实证研究法 | 第1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1.4.1 选题创新 | 第12-13页 |
1.4.2 方法创新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阐释和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 相关阐释 | 第14-16页 |
2.1.1 镇级市试点 | 第14页 |
2.1.2 镇级市试点的条件与试点进展 | 第14-15页 |
2.1.3 镇级市行政体制构成与特色 | 第15-16页 |
2.2.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行政体制相关理论 | 第16页 |
2.2.2 行政层级和幅度理论 | 第16-17页 |
2.2.3 镇级市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第3章 镇级市试点中的行政体制设置状况 | 第19-26页 |
3.1 镇级市试点中的行政机构设置 | 第19-22页 |
3.1.1 镇级市政府部门构成 | 第19页 |
3.1.2. 镇级市政府各部门工作职责 | 第19-22页 |
3.2 镇级市试点中的政府职能配置 | 第22-26页 |
3.2.1 政府职能的一般特征 | 第22-23页 |
3.2.2 镇级市的职能定位 | 第23-25页 |
3.2.3 镇级市政府职能的特点 | 第25-26页 |
第4章 镇级市试点中行政体制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34页 |
4.1 与县级市政府纵向间分权不合理 | 第26-28页 |
4.1.1 镇级市试点与县级市政府事权划分不科学 | 第26-27页 |
4.1.2 镇级市试点与县级市政府财权划分不合理 | 第27-28页 |
4.2 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28-29页 |
4.2.1 政府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协作程度低 | 第28页 |
4.2.2 镇级市政府权能弱化 | 第28-29页 |
4.3 政府权责不统一 | 第29-30页 |
4.3.1 政府权小责大,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 | 第29页 |
4.3.2 政府管理人员配置增加,却职责不明 | 第29-30页 |
4.4 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明显滞后性 | 第30-31页 |
4.4.1 政府内部人员对于其职能定位缺乏统一认识 | 第30页 |
4.4.2 各个机构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 | 第30页 |
4.4.3 镇级市政府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工作热情 | 第30-31页 |
4.5 镇级市政府职能行使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4.5.1 职能界定不明 | 第31页 |
4.5.2 法定职权缺失 | 第31-32页 |
4.5.3 职能行使偏差 | 第32页 |
4.5.4 财政危机严重 | 第32-34页 |
第5章 镇级市试点中行政体制科学设置的原则与思路 | 第34-43页 |
5.1 明确镇级市试点政府行政体制设置的目标,原则 | 第34-36页 |
5.1.1 行政体制设置的目标 | 第34页 |
5.1.2 行政体制设置的原则 | 第34-36页 |
5.2 合理划分“镇级市”内部以及与上级政府的权力配置 | 第36-38页 |
5.2.1 权力下放,上级政府主动放权于镇级市政府 | 第36页 |
5.2.2 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 | 第36-37页 |
5.2.3 明确政府内部各部门分工职责 | 第37-38页 |
5.2.4 推进政府机构和部门协同,制定相关的配套设施 | 第38页 |
5.3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 | 第38-41页 |
5.3.1 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宣传教育,树立服务意识 | 第38页 |
5.3.2 建立符合镇级市特点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38-39页 |
5.3.3 县级市政府要主动向镇级市政府放权 | 第39-40页 |
5.3.4 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监督服务等权力 | 第40页 |
5.3.5 进一步改革扩权方式 | 第40-41页 |
5.4 规范人员编制,优化人才结构 | 第41-43页 |
5.4.1 科学设定,动态管理机构编制 | 第41页 |
5.4.2 优化完善镇级市人才结构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