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寝室矛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法学院的调查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2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 人际关系 | 第12-13页 | (二) 大学生人际关系 | 第13页 | (三) 大学生寝室矛盾 | 第13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四、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一) 国内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 第15-17页 | (二) 国外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 第17-18页 | (三)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18-19页 |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9-21页 | (一) 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二) 访谈法 | 第20页 | (三) 文献法 | 第20-21页 |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广州大学法学院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矛盾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一、样本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二、大学生寝室矛盾现状及程度表现分析 | 第23-26页 | (一) 多数大学生认为“生活方式(包含作息时间)”是个人能否被尊重的主要体现 | 第24-25页 | (二) “家庭经济状况”属于先天条件,多数大学生认为其不能成为“赢得尊重”的主要条件 | 第25页 | (三) 大学生寝室关系普遍注重精神文化交往 | 第25-26页 | 三、大学生寝室矛盾程度表现的差异分析 | 第26-30页 | (一) 性别差异 | 第26-27页 | (二) 所在年级差异 | 第27页 | (三) 城乡生源地差异 | 第27页 | (四) 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 第27-28页 | (五) 寝室成员人数差异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广州大学法学院大学生寝室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学校管理缺位 | 第30-31页 | 二、学生自身缺陷 | 第31-33页 | (一) 性格问题 | 第31页 | (二) 习惯因素 | 第31-32页 | (三) 利益纠纷 | 第32页 | (四) 小团体壁垒 | 第32页 | (五) 沟通障碍 | 第32页 | (六) 自卑自傲心理作祟 | 第32-33页 | 三、家庭教育引导缺失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关于化解大学生寝室矛盾的对策建议 | 第34-38页 | 一、学校搭建化解矛盾平台,助力推动矛盾化解进程 | 第34-35页 | (一) 建立改革寝室分配试点 | 第34页 | (二) 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文化 | 第34页 | (三) 针对人际关系暴露的心理问题采取“预防针”措施 | 第34-35页 | 二、学生以诚待人,以德服人,以善容人 | 第35-36页 | (一) 端正自我态度、积极摆正心态、认真勇敢面对 | 第35页 | (二) 正常心态协调寝室内部矛盾 | 第35-36页 | (三) 客观处理寝室利益关系 | 第36页 | 三、家庭营造关爱育人氛围,建立健康亲子互动关系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1:研究调查问卷 | 第40-45页 | 附录2:访谈提纲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