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新河桥施工结构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国内外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2 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特点 | 第12-13页 | 1.1.3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1.4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原则 | 第14-15页 | 1.2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国外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研究 | 第15页 | 1.2.2 国内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研究 | 第15-17页 | 1.3 郓城新河桥工程背景 | 第17-22页 | 1.3.1 工程技术标准 | 第18页 | 1.3.2 主桥结构构造 | 第18-21页 | 1.3.3 主桥材料参数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结构分析理论方法 | 第23-33页 | 2.1 结构分析有限元原理 | 第23-24页 | 2.1.1 有限元分析法 | 第23页 | 2.1.2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23-24页 | 2.2 结构仿真分析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2.2.1 前进分析法 | 第24-25页 | 2.2.2 倒退分析法 | 第25-26页 | 2.3 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6-32页 | 2.3.1 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2.3.2 时变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8-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主桥结构仿真分析计算 | 第33-55页 | 3.1 主桥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 | 第33-36页 | 3.1.1 材料参数 | 第33页 | 3.1.2 单元划分 | 第33-35页 | 3.1.3 计算荷载及组合 | 第35页 | 3.1.4 施工阶段划分 | 第35-36页 | 3.2 主桥仿真分析结果 | 第36-51页 | 3.2.1 位移计算 | 第36-39页 | 3.2.2 全桥预拱度结果 | 第39-44页 | 3.2.3 主梁应力计算 | 第44-47页 | 3.2.4 主梁细部分析 | 第47-48页 | 3.2.5 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 第48-51页 | 3.3 边跨合龙方式研究 | 第51-54页 | 3.3.1 现浇段与合龙段分期浇筑 | 第51-53页 | 3.3.2 一次落架合龙边跨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郓城新河桥现场施工监控 | 第55-69页 | 4.1 主桥施工要点 | 第55-57页 | 4.1.1 箱梁施工要点 | 第55-56页 | 4.1.2 预应力束张拉 | 第56-57页 | 4.2 现场施工监控内容 | 第57-67页 | 4.2.1 线形监测 | 第58-59页 | 4.2.2 应力监测 | 第59-61页 | 4.2.3 挂篮荷载试验 | 第61-63页 | 4.2.4 混凝土早期强度性质试验 | 第63-67页 | 4.3 现场施工监控保证措施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施工控制状态预测方法 | 第69-79页 | 5.1 施工状态偏差概述 | 第69-70页 | 5.2 灰色系统理论原理 | 第70-73页 | 5.2.1 建立GM(1,1)模型 | 第70-72页 | 5.2.2 后验差精度检验 | 第72-73页 | 5.3 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理论模型 | 第73-75页 | 5.3.1 马尔科夫残差GM(1,1)模型 | 第73-74页 | 5.3.2 确定待定参数 | 第74-75页 | 5.4 施工预测方法在本文的应用 | 第75-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施工控制成果分析 | 第79-93页 | 6.1 线形监控成果分析 | 第79-83页 | 6.1.1 箱梁高程监控成果 | 第79页 | 6.1.2 箱梁轴线监控成果 | 第79-82页 | 6.1.3 基础沉降监控成果 | 第82-83页 | 6.1.4 线形监控成果结论 | 第83页 | 6.2 应力监控成果分析 | 第83-92页 | 6.2.1 应力监控成果 | 第83-92页 | 6.2.2 应力监控结论 | 第9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7章 结语 | 第93-95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93-9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94-95页 | 附录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2-10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3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