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7页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农业技术推广的界定 | 第17-19页 |
2.1.1 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 | 第17页 |
2.1.2 农业技术推广的地位和作用 | 第17-19页 |
2.2 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 第20页 |
2.2.3 农业推广沟通理论 | 第20-21页 |
2.2.4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杨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3.1 杨凌地区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2 杨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 第22-25页 |
3.2.1 政府主导型推广方式 | 第23-24页 |
3.2.2 企业主导型推广方式 | 第24页 |
3.2.3 民间的技术推广方式 | 第24-25页 |
3.2.4 其他的技术推广方式 | 第25页 |
3.3 杨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3.1 推广方法陈旧,农民接受被动 | 第25页 |
3.3.2 推广方法单一,不对应农户需求 | 第25-26页 |
3.3.3 自身素质偏低,培训学习不够 | 第26页 |
3.3.4 资金投入不足,工作效率低下 | 第26页 |
3.3.5 工作职责不明,缺乏工作动力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杨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36页 |
4.1 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价的意义 | 第27页 |
4.2 推广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7-28页 |
4.2.1 科学性原则 | 第27-28页 |
4.2.2 完整性原则 | 第28页 |
4.2.3 实效性原则 | 第28页 |
4.2.4 可比性原则 | 第28页 |
4.2.5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8页 |
4.2.6 动静态结合的原则 | 第28页 |
4.3 杨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价方法 | 第28-31页 |
4.3.1 定性分析方法 | 第29页 |
4.3.2 定量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4.4 杨凌地区农业推广方法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3页 |
4.4.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4.4.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4.4.3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 第33页 |
4.5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杨凌地区农业推广方法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6页 |
4.5.1 农业推广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 第33页 |
4.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业推广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第33-36页 |
第五章 杨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实证研究 | 第36-41页 |
5.1 杨凌地区农技推广经济效益评价 | 第36-37页 |
5.1.1 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 第36页 |
5.1.2 经济作物产量变化情况 | 第36-37页 |
5.2 杨凌地区农技推广社会效益评价 | 第37-38页 |
5.2.1 农民住房和固定资产拥有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5.2.2 农民专业就业率和技能培训数变化情况 | 第38页 |
5.2.3 农业机械数量的变化情况 | 第38页 |
5.3 杨凌地区农技推广生态效益评价 | 第38-39页 |
5.3.1 农业、化肥使用量及有效灌概面积的变化情况 | 第38页 |
5.3.2 土地管理和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 第38-39页 |
5.4 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的 2010-2015 年间杨凌地区农业推广效果评估 | 第39-40页 |
5.4.1 基于专家意见及打分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评分等级 | 第39页 |
5.4.2 杨凌地区 2010-2015 年间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指标数据标准化 | 第39-40页 |
5.4.3 杨凌地区 2010-2015 年间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实证评估结果 | 第40页 |
5.5 总体效果评价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6.1 结论 | 第4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1-43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