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明晰产权,减少纠纷 | 第9页 |
1.2.2 以牧民为主,丰富草牧场经营主体 | 第9-10页 |
1.2.3 促进城乡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草牧场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1 产权理论 | 第14页 |
2.2 “三权分置”的内涵 | 第14-15页 |
2.3 土地流转 | 第15页 |
2.4 双重保障型流转机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阿拉善盟草牧场土地流转现状 | 第17-22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页 |
3.2 阿拉善盟草牧场土地流转现状 | 第17-19页 |
3.2.1 阿拉善盟草牧场基本状况 | 第17页 |
3.2.2 阿拉善盟草牧场流转做法 | 第17-18页 |
3.2.3 承包经营权入股促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 | 第18页 |
3.2.4 草牧场流转形式呈现多样性 | 第18页 |
3.2.5 草牧场流转类型单一,流转率相对较低 | 第18-19页 |
3.2.6 流转行为欠规范,缺少有效管理 | 第19页 |
3.3 草牧场土地流转呈“比例化市场流转”的趋势 | 第19-22页 |
3.3.1 促进草牧场市场化流转 | 第19页 |
3.3.2 降低土地流转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19-20页 |
3.3.3 产权主体明晰,发挥经营权权能 | 第20-22页 |
第四章 阿拉善盟草牧场土地流转的机遇与困境 | 第22-27页 |
4.1 阿拉善盟草牧场土地流转的发展机遇 | 第22-24页 |
4.1.1 草牧场流转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 | 第22页 |
4.1.2 草牧场流转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 第22-23页 |
4.1.3 草牧场产权改革推动“三资”清产工作 | 第23页 |
4.1.4 落实“三权分置”办法,完善确权工作 | 第23-24页 |
4.2 阿拉善盟草牧场土地流转的困境 | 第24-27页 |
4.2.1 政府服务不足,导致农牧民认知不清晰 | 第24页 |
4.2.2 流转合同管理不规范,缺乏风险规避措施 | 第24-25页 |
4.2.3 农牧民法律意识淡薄,流转风险较大 | 第25页 |
4.2.4 农牧产业基础设施薄弱,政策性补贴有待提升 | 第25-26页 |
4.2.5 草牧场抵押难以发挥融资功能 | 第26页 |
4.2.6 农牧区土地双层经营存有弊端 | 第26-27页 |
第五章 阿拉善盟草牧场土地流转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5.1 农牧民特征差异显著,风险规避能力较弱 | 第27-28页 |
5.1.1 主体羸弱,抗风险能力低 | 第27-28页 |
5.1.2 农牧民个体特征对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 | 第28页 |
5.2 新型经营主体及劳动力外流冲击 | 第28-29页 |
5.2.1 外部环境多方面制约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 | 第28页 |
5.2.2 农牧民认知和外出务工不确定性制约草牧场土地流转 | 第28-29页 |
5.3 自然条件限制及流转主体模糊 | 第29页 |
5.3.1 自然条件因素制约草牧场土地流转 | 第29页 |
5.3.2 集体产权主体和数量化不清制约草牧场土地流转 | 第29页 |
5.4 流转收益波动性较强,农牧民依赖草牧场的社会保障 | 第29-31页 |
5.4.1 流转收益过低或波动过大,流转价格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29-30页 |
5.4.2 草牧场土地市场化流转受阻 | 第30-31页 |
第六章 促进草牧场土地流转的对策 | 第31-35页 |
6.1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促进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 | 第31-32页 |
6.2 加强宣传,提高草牧场经营效率,发展规模经营 | 第32页 |
6.3 落实帮扶政策,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 第32-33页 |
6.4 制定草牧场土地流转合同、加强监管力度 | 第33-34页 |
6.5 采用双重保障型草牧场市场流转机制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