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之检讨 |
论文目录 | | 前 言 | 第1-9
页 | 第一章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 第9-13
页 | 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及意义 | 第9-10
页 | (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 第9-10
页 | (二)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 第10
页 | 二、 其他国家以及国际性法律文件中的死刑救济制度 | 第10-13
页 | (一) 公正的审判程序 | 第10
页 | (二) 充分的救济途径 | 第10-11
页 | (三) 应尽量缩小死刑的适用范围 | 第11-13
页 | 第二章 死刑复核程序的价值剖析 | 第13-16
页 | 一、 公正与效率 | 第13-14
页 | (一) 死刑复核程序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为公正 | 第13
页 | (二) 过分地追求诉讼效率必然导致司法的行政化倾向 | 第13-14
页 | (三) 从全社会范围来看,公正的裁判可以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 | 第14
页 | 二、 程序公正 | 第14-16
页 | 第三章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弊端 | 第16-32
页 | 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历史回顾 | 第16-22
页 | (一) 我国古代的死刑复核与复奏制度 | 第16-18
页 | (二) 建国以前的死刑复核制度 | 第18
页 | (三) 建国以后死刑核准权的变迁 | 第18-22
页 | 二、 死刑复核程序的弊端 | 第22-32
页 | (一) 死刑核准权长期下放造成的弊端 | 第22-28
页 | (二) 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8-30
页 | (三) 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问题 | 第30-32
页 | 第四章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之改造 | 第32-41
页 | 一、 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学说 | 第32-36
页 | (一) 将死刑案件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 第32-34
页 | (二) 在高级人民法院内部增设专门的死刑复核庭,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和核准 | 第34-35
页 | (三) 将立法中有关授权的规定改为委托 | 第35
页 | (四) 将死刑案件的一审权下放给基层人民法院 | 第35-36
页 | (五) 取消死刑复核程序,对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 | 第36
页 | 二、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改造之浅见 | 第36-41
页 | (一) 学说观点之评析 | 第36-38
页 | (二) 笔者观点--取消死刑复核程序,对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 | 第38-41
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41-43
页 | 后 记 | 第43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