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7
页 | 1.前言 | 第7-19
页 | · 抗生素类 | 第7-12
页 | · 多烯类 | 第8
页 | · 脂肽类、糖脂类 | 第8-9
页 | · 核苷肽类 | 第9-10
页 | · 氨基酸类 | 第10-11
页 | · 稠芳香环化合物 | 第11
页 | · 其它化合物 | 第11-12
页 | · 氮唑类 | 第12-16
页 | · 三氮唑含氧戊环类抗真菌药物 | 第12-13
页 | · 三氮唑丙醇类抗真菌药物 | 第13-16
页 | · 三氮唑含硫类抗真菌药物 | 第13-14
页 | · 三氮唑含氮侧链类抗真菌药物 | 第14-15
页 | · 三氮唑苯骈杂环类抗真菌药物 | 第15-16
页 | · 烯丙胺类 | 第16-17
页 | · 氟嘧啶类 | 第17
页 | · 二甲吗啉类 | 第17
页 | · 其它 | 第17-18
页 | · 展望 | 第18-19
页 | 2.设计思想 | 第19-23
页 | · 引言 | 第19-20
页 | · 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 | 第20-21
页 | · 本课题设计思想 | 第21-23
页 | 3.氟康唑的合成 | 第23-31
页 | · 试验仪器和原料 | 第23-24
页 | · 氟康唑的合成 | 第24-30
页 | · 引言 | 第24
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30
页 | · 2-氯-(2,4-二氟苯基)乙酮的合成 | 第24-26
页 | · 2-(1H-1,2,4-三唑-1-基)-(2,4-二氟苯基)乙酮 | 第26-28
页 | · 1-[2-(2,4-二氟苯基)-2,3-环氧丙烷]-1H-1,2,4-三氮唑甲磺酸盐 | 第28-29
页 | · 2-(2,4-二氟苯基)-1,3-双-(1H-1,2,4-三氮唑-1-基)丙-2-醇 | 第29-30
页 | · 小结 | 第30-31
页 | 4.在保留三唑环和取代苯基基础上将糖基连接到药效团上的实验研究 | 第31-42
页 | · 引言 | 第31
页 | · 4-羟基苯甲醛-0-β-D-四乙酰葡萄糖苷的合成 | 第31-33
页 | · 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0-β-D-四乙酰葡萄糖苷的合成 | 第33-35
页 | · 2-(2,4-二氟苯基)-3-(1H-1,2,4-三唑-1-基)-1,2-丙二醇的合成 | 第35-37
页 | · 含糖基的目标物的合成 | 第37-39
页 | · 含糖基的目标物2的合成 | 第39-41
页 | · 小结 | 第41-42
页 | 5.目标物体外抑菌的初步研究 | 第42-49
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
页 | · 实验仪器 | 第42-43
页 | · 试验过程 | 第43-48
页 | · 圆滤纸片法测目标化合物的杀菌作用 | 第43-44
页 | · 重量法测药物作用后菌种的生长情况 | 第44-48
页 | · 具体操作步骤 | 第44-45
页 | · 氟康唑作用白色念珠菌后重量法测定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情况 | 第45-46
页 | · 2-(2,4-二氟苯基)-3-(1H-1,2,4-三唑-1-基)-1,2-丙二醇作用白色念珠菌后重量法测定生长情况 | 第46-47
页 | · 氟康唑作用黑曲霉后重量法测定生长情况 | 第47-48
页 | · 2-(2,4-二氟苯基)-3-(1H-1,2,4-三唑-1-基)-1,2-丙二醇作用黑曲霉后重量法测定生长情况 | 第48
页 | · 小结 | 第48-49
页 | 6.结论 | 第49-50
页 | · 化学合成 | 第49
页 | · 体外抑菌实验 | 第49
页 | · 发展趋势 | 第49-50
页 | 致谢 | 第50-51
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
页 | 附录 | 第55-63
页 | 附图A:IR谱图 | 第55
页 | 附图B:~1H-NMR谱图 | 第55-63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