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12
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9
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
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
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3
页 |
· 研究动态 | 第13-16
页 |
· 关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现实方面的研究 | 第14-15
页 |
· 关于国内外农业职业教育法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15-16
页 |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7
页 |
· 研究的思路 | 第16-17
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7
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
页 |
· 职业教育 | 第18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 | 第18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法 | 第18
页 |
· 法律内容 | 第18-19
页 |
第二章 制订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法的背景 | 第19-29
页 |
· 制订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的理论背景 | 第19-21
页 |
· 制订农业职业教育法,有助于提升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 第19-20
页 |
· 制订农业职业教育法,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的农业生产力 | 第20
页 |
· 制订农业职业教育法,方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 第20-21
页 |
· 制订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的现实背景 | 第21-26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1-23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方面诸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23-25
页 |
· 制订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法是解决农业职业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本对策 | 第25-26
页 |
· 制订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法的法律背景 | 第26-29
页 |
· 《宪法》 | 第26-27
页 |
· 《农业法》 | 第27
页 |
· 《教育法》 | 第27-28
页 |
· 《职业教育法》 | 第28-29
页 |
第三章 美国两部经典职业教育法的基本内容、立法经验评述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 第29-34
页 |
· 美国两部经典职业教育法——《莫雷尔法》和《史密斯-休斯法》的基本内容 | 第29-30
页 |
· 《莫雷尔法》的基本内容 | 第29-30
页 |
· 《史密斯-休斯法》的基本内容 | 第30
页 |
· 美国两部经典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经验 | 第30-32
页 |
· 高瞻远瞩,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30-31
页 |
· 以立法手段来规范、推动和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31
页 |
· 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内容翔实、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 第31
页 |
· 政府不吝惜资金的投入,但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 | 第31-32
页 |
· 美国两部经典职业教育法对制订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法的经验借鉴 | 第32-34
页 |
·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对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给予真正的重视 | 第32
页 |
· 完善和健全保障农业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 第32-33
页 |
· 措施的制订应当具体、翔实,具备可操作性 | 第33
页 |
· 从法律制度的层面保障资金投入的数量,并切实保证资金的使用方向 | 第33-34
页 |
第四章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主要法律内容探索 | 第34-44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的原则 | 第34-36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原则 | 第34-35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等原则 | 第35-36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层次接轨原则 | 第36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的性质 | 第36-37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设定的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主体 | 第37-39
页 |
· 中等农业职业技术学校 | 第37
页 |
· 高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第37
页 |
· 普通教育高校的涉农专业 | 第37-38
页 |
· 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 第38
页 |
· 农村基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 第38
页 |
· 其他主体 | 第38-39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设定的农业职业教育的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 | 第39-40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的服务地域 | 第39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 | 第39-40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经费安排 | 第40-41
页 |
· 政府应当承担农业职业教育最主要以至全部的费用 | 第40-41
页 |
· 国家可以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农业职业教育 | 第41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教育层次 | 第41-42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以中等教育为主 | 第41-42
页 |
· 农业职业教育应当设定高层次学历,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 | 第42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设置的证书制度 | 第42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的监管体系 | 第42-43
页 |
·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法的罚则 | 第43-44
页 |
结束语 | 第44-45
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
页 |
致谢 | 第4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