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10-12页 |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 | 第11-12页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 | 第12-15页 |
1.2.1 物理修复 | 第12-13页 |
1.2.2 化学修复 | 第13页 |
1.2.3 生物修复 | 第13-15页 |
1.3 内生菌-植物联合修复的优势 | 第15-18页 |
1.3.1 植物内生菌 | 第15-16页 |
1.3.2 内生菌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3.3 油葵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4 内生菌-油葵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页 |
1.4 本实验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菌种在油葵中定殖 | 第20-25页 |
2.1 前言 | 第20-22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23页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接种内生细菌对油葵生长的影响 | 第25-33页 |
3.1 前言 | 第25页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7页 |
3.2.1 植物材料 | 第25-26页 |
3.2.2 种植土壤 | 第26页 |
3.2.3 内生细菌菌液的制备 | 第26页 |
3.2.4 处理设计 | 第26页 |
3.2.5 盆栽实验 | 第26-27页 |
3.2.6 接种内生菌 | 第27页 |
3.2.7 植物收获及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27页 |
3.2.8 结果分析统计方法 | 第2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7-32页 |
3.3.1 油葵在不同浓度重金属土壤中的出苗率 | 第27-28页 |
3.3.2 接种内生细菌对油葵株高/根长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3 接种内生细菌对油葵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29-32页 |
3.4 分析讨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接种内生细菌对油葵生理的影响 | 第33-43页 |
4.1 前言 | 第33页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3-35页 |
4.2.1 试剂 | 第33-34页 |
4.2.2 仪器 | 第34页 |
4.2.3 植物材料处理 | 第34页 |
4.2.4 内源激素测定 | 第34页 |
4.2.5 根际土壤pH的测定 | 第34页 |
4.2.6 结果分析统计方法 | 第34-35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5-41页 |
4.3.1 内生菌接种后对油葵地上部分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35-39页 |
4.3.2 接种内生菌后油葵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变化 | 第39-41页 |
4.4 分析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接种内生细菌对油葵富集重金属的影响 | 第43-54页 |
5.1 前言 | 第43页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3-44页 |
5.2.1 试剂 | 第43页 |
5.2.2 仪器 | 第43页 |
5.2.3 湿法消解 | 第43-44页 |
5.2.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u、Ni含量 | 第44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4-52页 |
5.3.1 内生细菌接种后对油葵富集重金属Cu的影响 | 第44-47页 |
5.3.2 内生细菌接种后对油葵富集重金属Ni的影响 | 第47-49页 |
5.3.3 重金属Cu/Ni的富集总量、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 | 第49-52页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