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极端环境微生物 | 第12页 |
· 极端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 第12-14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13页 |
· 样品的富集 | 第13页 |
· 样品的分离纯化 | 第13-14页 |
· 控制培养条件 | 第13页 |
· 控制培养基营养成分 | 第13-14页 |
· 抑制不需要的菌类 | 第14页 |
· 极端微生物的鉴定分类方法 | 第14-16页 |
· 经典分类方法 | 第14页 |
· 化学分类方法 | 第14-15页 |
· 遗传学分类方法 | 第15-16页 |
· 16S rRNA/DNA 序列分析 | 第15-16页 |
· DNA-DNA 杂交 | 第16页 |
· DNA 碱基组成[(G+C)mol%]分析 | 第16页 |
· 高盐碱环境下的微生物资源 | 第16-17页 |
· 盐碱环境中的真菌 | 第16-17页 |
· 盐碱环境中的放线菌 | 第17页 |
· 盐碱环境中的细菌 | 第17页 |
· 中度嗜盐菌 | 第17-22页 |
· 中度嗜盐菌的分类 | 第18-21页 |
· 革兰氏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中度嗜盐菌 | 第18-20页 |
· 革兰氏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中度嗜盐菌 | 第20页 |
· 专性厌氧中度嗜盐菌 | 第20-21页 |
· 中度嗜盐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21-22页 |
· 形态及生理生化多样性 | 第21页 |
· NaCl 对中度嗜盐菌生长影响 | 第21-22页 |
· pH 和温度对中度嗜盐菌的影响 | 第22页 |
· 耐受机制 | 第22-23页 |
· 耐盐机理 | 第22页 |
· 耐碱机理 | 第22-23页 |
· 应用前景 | 第23页 |
· 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6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第25-27页 |
·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6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27页 |
· 样品的分离 | 第27-28页 |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 菌种的分离和纯化 | 第28页 |
· 耐盐碱及生理生化实验 | 第28-31页 |
· 细菌的耐盐碱实验 | 第28页 |
· 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28-31页 |
· 放线菌和霉菌的耐盐碱试验 | 第31页 |
· 菌株鉴定 | 第31-34页 |
· 菌株 | 第31页 |
· 培养基 | 第31页 |
· 菌落和菌体特征 | 第31页 |
· 菌株总 DNA 提取 | 第31-32页 |
· 16S rDNA 扩增引物的设计 | 第32页 |
· PCR 反应 | 第32-33页 |
· PCR 产物的电泳检查 | 第33页 |
· 回收纯化 PCR 产物 | 第33页 |
· 目的 DNA 与载体连接 | 第33-34页 |
· 序列测定 | 第34页 |
· 16S rDNA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34页 |
· 菌株的特性研究 | 第34-35页 |
· 盐度对生长的影响 | 第34页 |
· 温度对生长的影响 | 第34页 |
· pH 对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 Mg~(2+)对生长影响 | 第35页 |
· 不同阴离子对生长影响 | 第35页 |
· 不同阳离子对生长影响 | 第35页 |
· 与参考菌株对比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6-66页 |
· 菌株分离结果 | 第36-37页 |
· 耐盐碱实验结果 | 第37-42页 |
· 对细菌的研究 | 第37-41页 |
· 耐盐实验结果 | 第37页 |
· 细菌的耐碱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 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40-41页 |
· 对放线菌和霉菌的研究 | 第41-42页 |
· 放线菌和霉菌的耐盐实验结果 | 第41页 |
· 放线菌和霉菌的耐碱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 菌株形态学鉴定结果 | 第42-44页 |
· CNY0802 形态学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 CNY0813 形态学实验结果 | 第43页 |
· CNY0816 形态学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 CNY0820 形态学实验结果 | 第44页 |
·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44-52页 |
· 菌株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 第44-45页 |
· 16S rDNA 序列的测定 | 第45-48页 |
· 菌株的 16S rDNA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48-52页 |
· CNY0802 的 16S rDNA 的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48-49页 |
· CNY0813 的 16S rDNA 的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49-50页 |
· CNY0816 的 16S rDNA 的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0-51页 |
· CNY0820 的 16S rDNA 的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1-52页 |
· 特性实验 | 第52-60页 |
· 盐度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 NaCl 对 CNY0802 和 CNY0820 生长的影响 | 第52页 |
· NaCl 对 CNY0813 和 CNY0816 生长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温度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 温度对 CNY0802 和 CNY0820 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温度对 CNY0813 和 CNY0816 生长的影响 | 第54页 |
· pH 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 pH 对 CNY0802 和 CNY0820 生长的影响 | 第54-55页 |
· pH 对 CNY0813 和 CNY0816 生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 Mg~(2+)对生长影响 | 第56-57页 |
· Mg~(2+)对 CNY0802 和 CNY0820 生长的影响 | 第56页 |
· Mg~(2+)对 CNY0813 和 CNY0816 生长的影响 | 第56-57页 |
· 不同种类阴离子对生长影响 | 第57-58页 |
· 不同种类阴离子对 CNY0802 和 CNY0820 生长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不同种类阴离子对 CNY0813 和 CNY0816 生长的影响 | 第58页 |
· 不同种类阳离子对生长影响 | 第58-60页 |
· 不同种类阳离子对 CNY0802 和 CNY0820 生长的影响 | 第58-59页 |
· 不同种类阳离子对 CNY0813 和 CNY0816 生长的影响 | 第59-60页 |
· 与参考菌株对比及菌株描述 | 第60-64页 |
· CNY0802 与相近参考菌株对比及菌株描述 | 第60-61页 |
· CNY0813 与相近参考菌株对比及菌株描述 | 第61-62页 |
· CNY0816 与相近参考菌株对比及菌株描述 | 第62-63页 |
· CNY0820 与相近参考菌株对比及菌株描述 | 第63-64页 |
· 讨论 | 第64-6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8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