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网上银行基本问题与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 | 第14-23页 |
第一节 网上银行基本问题 | 第14-19页 |
一、 网上银行的概念及产生 | 第14-15页 |
二、 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三、 网上银行的功能和优势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网上银行消费者及其权益 | 第19-23页 |
一、 网上银行消费者的界定 | 第19-21页 |
二、 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3-35页 |
第一节 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 第23-26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23-25页 |
二、 执法现状 | 第25页 |
三、 司法现状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一、 消费者签约认证手续繁琐 | 第26页 |
二、 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全及不真实 | 第26-27页 |
三、 收费标准不一 | 第27-28页 |
四、 争端解决机制不完善 | 第28-29页 |
五、 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与消费者利益冲突 | 第29页 |
六、 帐户安全技术有待提高 | 第29-30页 |
七、 消费者隐私无法保障 | 第30-31页 |
八、 法律责任认定不明确 | 第31页 |
九、 纠纷管辖权无法划分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35页 |
一、 金融市场一体化形势下银行技术的不均衡 | 第32页 |
二、 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利益的不均衡 | 第32-33页 |
三、 交易形式的虚拟化、电子化 | 第33页 |
四、 网上银行业务系统的脆弱性 | 第33-34页 |
五、 消费者的相对弱势地位 | 第34页 |
六、 新兴金融机构缺乏相关规则的建立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国际社会保护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及其启示 | 第35-41页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 | 第35-36页 |
一、 巴塞尔委员会《电子货币:消费者保护、法律实施、监管和跨国问题》 | 第35页 |
二、 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商务示范法及其颁布指南》 | 第35页 |
三、 经合组织《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国流动的指南》和《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保护指南》 | 第35-36页 |
第二节 美国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 | 第36-37页 |
一、 《电子资金划拨法》和E条例 | 第36页 |
二、 《诚实储蓄法》和《信贷诚实法》 | 第36页 |
三、 以自律为主的网上银行消费者隐私权保障机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欧盟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 | 第37-38页 |
一、 《数据保护指令》和《隐私权保护安全港协议》 | 第37页 |
二、 《关于消费者合同中不公平条件的指令》和《关于消费者金融服务之远程销售的第2002/65/EC指令》 | 第37-38页 |
三、 通过自律机制保护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 | 第38页 |
第四节 其他国家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 | 第38-39页 |
一、 澳洲《电子资金转移行为条例》 | 第38-39页 |
二、 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 | 第39页 |
第五节 国际社会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1页 |
一、 国际组织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页 |
二、 美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页 |
三、 欧盟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0页 |
四、 其他国家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完善 | 第41-48页 |
第一节 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一、 倾斜保护原则 | 第41页 |
二、 安全原则 | 第41页 |
三、 全面保护原则 | 第41页 |
四、 全球性保护原则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构想 | 第42-48页 |
一、 颁布具体实施细则简化认证程序 | 第42页 |
二、 及时的在线信息披露防止交易欺诈 | 第42页 |
三、 颁布相关行业规章统一收费标准 | 第42-43页 |
四、 建立网络交易消费争端解决机制 | 第43-44页 |
五、 商业银行间合作保障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 第44页 |
六、 由国家制订并颁布网上银行的安全标准或技术标准 | 第44-45页 |
七、 通过行业自律和国家立法相结合保障消费者隐私权 | 第45页 |
八、 不得滥用格式条款免责并明确合同责任 | 第45-46页 |
九、 加强国际合作妥善解决管辖问题 | 第46页 |
十、 订立网上银行交易的公平规则 | 第46页 |
十一、制订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