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北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 |
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三、简要述评 | 第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9-2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22-28页 | 第一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一、跨越式发展的含义 | 第23页 | 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第24-28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二、模型设定、估计及检验 | 第25-28页 | 第三章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 第28-37页 | 第一节 皖北地区基本概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 第29-31页 | 二、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 第31页 | 三、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皖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 | 第32-37页 | 一、皖北地区与安徽省的比较 | 第32-35页 | 二、皖北地区与中原城市群、徐州城市群的比较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分析 | 第37-45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皖北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演变轨迹和基本特征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分析 | 第39-45页 | 第五章 皖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研究 | 第45-54页 | 第一节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置 | 第45-46页 | 一、变量选取 | 第45-46页 | 二、数据来源 | 第46页 | 三、模型设置 | 第46页 | 第二节 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46-50页 | 一、人均GDP的四分位图 | 第46-47页 |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47-50页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第六章 皖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4-60页 | 第一节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的产业联系 | 第54-56页 | 一、优化产业结构 | 第54-55页 | 二、加强产业联系 | 第55-56页 |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合作 | 第56-57页 | 第三节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57页 | 第四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第57-58页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57-58页 |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第58页 | 第五节 加强人才支撑和教育支持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