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水处理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1.1.1 电化学氧化法 | 第14-15页 |
1.1.2 Fenton氧化法 | 第15页 |
1.1.3 湿式氧化法 | 第15页 |
1.1.4 光催化氧化法 | 第15页 |
1.2 TiO_2催化氧化技术 | 第15-19页 |
1.2.1 TiO_2结构与性质 | 第16-17页 |
1.2.2 TiO_2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7-19页 |
1.3 TiO_2催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TiO_2改性技术 | 第19-21页 |
1.3.2 TiO_2光催化剂的固定 | 第21-22页 |
1.4 三维电极电化学氧化技术 | 第22-26页 |
1.4.1 三维电极的概念 | 第22页 |
1.4.2 三维电极的分类 | 第22-23页 |
1.4.3 三维电极的特点 | 第23页 |
1.4.4 三维电极的机理研究 | 第23-25页 |
1.4.5 三维电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1.5 三维电极电助光催化研究 | 第26-28页 |
1.5.1 TiO_2光电催化氧化技术 | 第26页 |
1.5.2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氧化技术 | 第26-27页 |
1.5.3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1.6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6.1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28-29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粒子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43页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0-3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0-31页 |
2.2 粒子电极的制备 | 第31-33页 |
2.2.1 粒子电极的选择 | 第31-32页 |
2.2.2 鳞片石墨的预处理 | 第32页 |
2.2.3 CoFe_2O_4/TiO_2/鳞片石墨粒子电极的制备 | 第32-33页 |
2.3 CoFe_2O_4/TiO_2/鳞片石墨粒子电极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33-38页 |
2.3.1 罗丹明B的检测方法 | 第33-34页 |
2.3.2 实验装置 | 第34页 |
2.3.3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2.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2.4 CoFe_2O_4/TiO_2/鳞片石墨粒子电极的表征分析 | 第38-42页 |
2.4.1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38页 |
2.4.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8-39页 |
2.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9-40页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0-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 第43-5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3.1.1 粒子电极 | 第43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3-44页 |
3.3 实验装置 | 第44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3.5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因素 | 第44-51页 |
3.5.1 不同的降解方式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2 电解质浓度对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 | 第45-46页 |
3.5.3 粒子电极投加量对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 | 第46-47页 |
3.5.4 外加电压对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 | 第47-48页 |
3.5.5 曝气量对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 | 第48-49页 |
3.5.6 初始pH值对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7 初始浓度对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 | 第50-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研究 | 第53-6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3-54页 |
4.1.1 粒子电极 | 第53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4.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54页 |
4.3 孔雀石绿的检测方法 | 第54-55页 |
4.4 实验装置 | 第55页 |
4.5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4.6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因素 | 第55-60页 |
4.6.1 电解质浓度对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 | 第55-56页 |
4.6.2 粒子电极投加量对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 | 第56-57页 |
4.6.3 外加电压对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 | 第57-58页 |
4.6.4 曝气量对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 | 第58页 |
4.6.5 pH值对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 | 第58-59页 |
4.6.6 初始浓度对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 | 第59-60页 |
4.7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降解不同结构染料的效果对比 | 第60-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动力学和机理分析 | 第63-69页 |
5.1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动力学分析 | 第63-64页 |
5.2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的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 第64-67页 |
5.2.1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的作用机理 | 第64-66页 |
5.2.2 羟基自由基(·OH)的定性分析 | 第66-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