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6页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国民教育与少数民族国民教育 | 第11-15页 |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 | 第15页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范围和对象 | 第17页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第20-24页 |
·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 第24-26页 |
一、近代社会转型期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 | 第26-33页 |
(一)国家动荡之局:“王朝天下”四面楚歌 | 第26页 |
(二)西北地域之重:复兴国家的生命线 | 第26-29页 |
·西北地域的界定及地理人口状况 | 第26-28页 |
·西北地域在清末民国时期对于巩固边防的重要作用 | 第28-29页 |
(三)国民教育之需:构建中华民族的根基 | 第29-30页 |
·普及国民教育对于解决西北民族问题的作用 | 第29-30页 |
·国民教育对于巩固西北边防的重要作用 | 第30页 |
(四)国民教化之艰:西北教育的时代境况 | 第30-33页 |
·西北经济与少数民族教育 | 第30-31页 |
·西北社会与少数民族教育 | 第31页 |
·西北教育基础与少数民族教育 | 第31-33页 |
二、近代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33-72页 |
(一)初创期:清末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研究(1901—1911) | 第33-39页 |
·清末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33-35页 |
·清末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之实施 | 第35-37页 |
·清末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及其特点 | 第37-39页 |
(二)徘徊期:民国前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研究(1911—1927) | 第39-46页 |
·民国前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39-41页 |
·民国前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之实施 | 第41-44页 |
·民国前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及其特点 | 第44-46页 |
(三)改进期: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研究(1927—1937) | 第46-55页 |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46-49页 |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之实施 | 第49-53页 |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及其特点 | 第53-55页 |
(四)非常期:抗战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研究(1937—1945) | 第55-67页 |
·抗战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55-57页 |
·抗战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之实施 | 第57-64页 |
·抗战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及其特点 | 第64-67页 |
(五)复员期:南京国民政府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研究(1945-1949) | 第67-72页 |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67-68页 |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之实施 | 第68-70页 |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及其特点 | 第70-72页 |
三、近代社会转型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之启思 | 第72-88页 |
(一)近代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之特点分析 | 第72-78页 |
·民族本位内涵渐次清晰 | 第72-74页 |
·政治价值取向持续突出 | 第74-76页 |
·“多元一体”格局贯穿始终 | 第76-78页 |
(二)近代社会转型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对当时社会的积极影响 | 第78-82页 |
·普及教育之功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西北民族教育发展 | 第78-79页 |
·国家认同之功用:支持建国大业,巩固国防和民族团结 | 第79页 |
·文化统一之功用:实现文化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 第79-81页 |
·西北边疆发展之功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 | 第81-82页 |
(三)近代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的不足及其原因 | 第82-85页 |
·客观上,地理空间与时代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原因 | 第82-83页 |
·主观上,国民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 第83-85页 |
(四)近代社会转型西北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政策对当代民族教育的启示 | 第85-88页 |
·关注政策执行的人性化 | 第85页 |
·从实际出发注意因地制宜 | 第85-86页 |
·加强政策的执行力 | 第86页 |
·合理处理好一体和多元的关系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后记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