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2、调查研究法 | 第16页 |
3、系统分析法 | 第16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18-23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1、新型城镇化理论 | 第18页 |
2、社区警务理论 | 第18-2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社会契约论 | 第20页 |
2、皮尔原则 | 第20-21页 |
3、“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 | 第21-22页 |
4、现代警务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二、快速城镇化对我国社区警务工作的挑战 | 第23-29页 |
(一)快速城镇化中社区环境的剧烈变迁 | 第23-25页 |
1、快速城镇化导致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不适应 | 第23页 |
2、快速城镇化导致体制、制度转型不及时 | 第23-24页 |
3、快速城镇化导致熟人社会关系逐渐陌生化 | 第24页 |
4、快速城镇化导致贫富分化、区域分异问题 | 第24-25页 |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社区警务的困境 | 第25-27页 |
1、民主机制问题 | 第25-26页 |
2、执法的矛盾 | 第26页 |
3、警务需求问题 | 第26页 |
4、社区民警的困惑 | 第26-27页 |
5、警务模式问题 | 第27页 |
(三)“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对社区警务改革的新要求 | 第27-29页 |
1、“以人为本”理念要求警察角色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换 | 第27-28页 |
2、“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公安机关强化内部机构改革 | 第28页 |
3、“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完善社区内的警察公共关系 | 第28-29页 |
三、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社区警务改革的探索 ——基于元和派出所的个案考察 | 第29-41页 |
(一)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元和派出所概况 | 第29-30页 |
(二)元和派出所社区警务改革的动因分析 | 第30-35页 |
1、内部动因 | 第30-31页 |
2、外部动因 | 第31-35页 |
(三)元和派出所社区警务改革实践与探索 | 第35-37页 |
1、建立警民恳谈机制搭建掌握社情民意平台 | 第35页 |
2、紧盯民生便捷需求构建掌握社情服务平台 | 第35-36页 |
3、依托犯罪警情预测系统实现社区科学布防 | 第36页 |
4、创新网格化强化社区警务管理及服务职能 | 第36-37页 |
5、综合运用网络交流平台拓宽社区警务渠道 | 第37页 |
(四)元和派出所社区警务改革的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1、先进经验 | 第37-38页 |
2、存在问题 | 第38-39页 |
3、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警务改革的路径思考 | 第41-49页 |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建服务型警察 | 第41-42页 |
1、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 第41页 |
2、树立“民力无穷”的理念 | 第41-42页 |
3、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 | 第42页 |
(二)加大警务改革力度,打牢社区警务基础 | 第42-43页 |
1、深入机构改革,合理配置社区警力 | 第42页 |
2、科学划分社区,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 | 第42-43页 |
3、建立弹性工作制,实现执勤执法规范化 | 第43页 |
(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优化社区警务动力机制 | 第43-45页 |
1、充分开发社区警务领导资源,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警务建设的支持 | 第43-44页 |
2、充分开发社区信息资源,及时了解社区治安动态 | 第44页 |
3、充分开发社区警辅力量资源,逐步建立起以社区专职防范力量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 | 第44-45页 |
(四)推进警务科技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警务效能 | 第45-46页 |
1、运用犯罪预测系统,科学指导防范 | 第45页 |
2、加大技防建设升级,提升打击力度 | 第45页 |
3、整合社会信息资源,提升管理质态 | 第45-46页 |
4、拓展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 第46页 |
(五)完善警务保障机制,为社区警务改革提供保障 | 第46-49页 |
1、推进立法工作,为社区警务实施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 | 第46页 |
2、加大投入,为社区警务战略实施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 第46-47页 |
3、加强社区民警队伍建设,为社区警务战略实施提供充足的警力保障.38(六)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社区警务科学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