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9
页 |
缩略表 | 第9-10
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7
页 |
一 胁迫引起的细胞内代谢物质的变化 | 第11-15
页 |
1 LEA蛋白 | 第11-13
页 |
2 氨基酸代谢 | 第13-14
页 |
3 ROS | 第14
页 |
4 胺 | 第14-15
页 |
5 海藻糖 | 第15
页 |
二 植物抗水分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15-26
页 |
1 植物感受胁迫信号的感受器 | 第16-17
页 |
2 参与水分胁迫的第二信使 | 第17-18
页 |
3 胁迫诱导的转录因子 | 第18-26
页 |
· 不依赖于ABA的信号途径中胁迫基因的表达 | 第20-23
页 |
· 依赖于ABA的信号途径中胁迫基因的表达 | 第23-25
页 |
· DREB调节因子和其他调节因子之间存在信号交叉 | 第25-26
页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26-27
页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7-38
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27
页 |
1 植物材料 | 第27
页 |
2 菌种和质粒 | 第27
页 |
3 引物、测序 | 第27
页 |
二 实验试剂 | 第27-30
页 |
1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7-28
页 |
2 常用培养基 | 第28-30
页 |
· LB培养基配方 | 第28
页 |
· 1/2 MS培养基配方 | 第28
页 |
· 含mannitol的1/2 MS培养基配方 | 第28-29
页 |
· Phytagel琼脂培养基的配方 | 第29
页 |
· B5营养液配方 | 第29
页 |
· 气孔观察缓冲液 | 第29-30
页 |
三 实验方法 | 第30-38
页 |
1 植物的培养 | 第30
页 |
2 基因芯片材料 | 第30
页 |
3 干旱和mannitol胁迫处理方法 | 第30-31
页 |
· 干旱处理方法 | 第30
页 |
· 营养土里培养的材料用mannitol进行胁迫处理 | 第30-31
页 |
4 生理指标分析 | 第31-32
页 |
· 失水速率的测定 | 第31
页 |
· 气孔的观察与气孔孔径大小的测定 | 第31
页 |
· 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光合作用速率 | 第31
页 |
· 叶片水势测定 | 第31-32
页 |
· 培养皿上的材料用mannitol进行胁迫处理 | 第32
页 |
· phytagel琼脂无菌培养 | 第32
页 |
5 DREB2A、RD29A、COR47和STZ基因的RT-PCR分析 | 第32-38
页 |
· 总RNA提取(Trizol法) | 第32
页 |
· RNA的紫外分光分析 | 第32-33
页 |
· R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3
页 |
· RT-PCR扩增目的片断 | 第33-34
页 |
· 切胶回收PCR产物 | 第34
页 |
· 连接T载体 | 第34-35
页 |
· 电击感受态细菌的制备 | 第35
页 |
· 电击转化及蓝白斑筛选 | 第35
页 |
· 碱法提质粒 | 第35-36
页 |
· 酶切检测体系 | 第36-37
页 |
· 检测基因表达差异时材料的处理 | 第37
页 |
· RT-PCR扩增检测基因表达差异 | 第37-38
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70
页 |
一 基因芯片数据及分析 | 第38-55
页 |
1 物质代谢相关基因发生明显变化 | 第38-43
页 |
2 光合作用相关酶基因下调 | 第43-44
页 |
3 相关功能蛋白基因上调 | 第44-49
页 |
· 膜保护系统基因纷纷上调 | 第47
页 |
· 产生可溶性高亲水产物的酶系统上调 | 第47-48
页 |
· 毒性清除相关基因上调 | 第48-49
页 |
4 相关调节蛋白上调表达 | 第49-55
页 |
· 钙调素蛋白基因上调 | 第51
页 |
· 蛋白激酶增高表达 | 第51
页 |
· 转录因子明显的增高表达 | 第51-55
页 |
二 t387突变体的抗旱机理分析 | 第55-62
页 |
1 t387突变体有较强的抵御干旱的能力 | 第55-57
页 |
· t387突变体抗旱能力强 | 第55
页 |
· t387突变体抵御甘露醇胁迫能力强 | 第55-57
页 |
2 生理指标的检测分析 | 第57-62
页 |
· t387突变体失水速率较野生型快 | 第57-58
页 |
· t387突变体气孔孔径比野生型大 | 第58-59
页 |
· t387突变体气孔导度大、蒸腾速率快、光合作用速率低 | 第59
页 |
· t387突变体叶片水势 #5l | 第59-60
页 |
· t387突变体更耐受渗透胁迫 | 第60-61
页 |
· t387突变体侧根发达 | 第61-62
页 |
三 DREB2A、COR47、RD29A和STZ基因的RT-PCR分析 | 第62-66
页 |
1 拟南芥总RNA检测 | 第62-63
页 |
2 扩增DREB2A、COR47、RD29A和STZ基因 | 第63-64
页 |
3 差异结果分析 | 第64-66
页 |
讨论 | 第66-70
页 |
第四部分 小结和展望 | 第70
页 |
一 小结 | 第70
页 |
二 展望 | 第70
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70-71
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
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