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保障的影响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研究不足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家庭结构 | 第20页 | · 家庭结构类型 | 第20-21页 | · 家庭结构变动 | 第21页 | ·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家庭生命周期 | 第21-22页 | · 人力资本投资 | 第22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2-23页 | · 财富流动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的现状、原因及趋势 | 第24-32页 | · 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的现状 | 第24-27页 | · 传统大家庭逐渐衰亡 | 第24页 | · 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 | 第24-25页 | · 空巢家庭、隔代家庭增多 | 第25-26页 | · 代际关系变迁 | 第26-27页 | · 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原因 | 第27-29页 | · 社会经济发展 | 第27-28页 | · 政策主导 | 第28页 | · 人口流动 | 第28-29页 | · 思想观念转变 | 第29页 | · 农村家庭结构变化趋势 | 第29-32页 | · 家庭规模继续缩小 | 第30页 | · 核心家庭是最主要的家庭类型 | 第30-31页 | · 空巢家庭、隔代家庭增多 | 第31-32页 | 第4章 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保障的消极影响 | 第32-38页 | · 家庭规模缩小,老年抚养比上升 | 第32-33页 | · 空巢家庭、隔代家庭促使养老需求增加 | 第33-34页 | · 土地保障功能持续减弱 | 第34-35页 | · 政策制度削弱了家庭保障的能力 | 第35-36页 | · 家庭养老的伦理道德基础减弱 | 第36-38页 | 第5章 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保障的积极影响 | 第38-44页 | · 家庭核心化有利于提高养老质量 | 第38-39页 | ·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养老关系 | 第39-41页 | · 有利于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 第41页 | · “分而不离”的居住方式促进养老方式的变化 | 第41-42页 | · 空巢家庭的增多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 | 第42-44页 | 第6章 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 第44-52页 | · 家庭养老功能的实质没有变化 | 第44-45页 | · 家庭养老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养老方式 | 第45-46页 | · 国家难以代替家庭养老 | 第46-48页 | · 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 | 第48-52页 | · 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方式相辅相成 | 第48-49页 | · 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49页 | · 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