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s | 第7-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 烤烟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 第13-14页 |
· 水分 | 第13页 |
· 温度 | 第13页 |
· 氧气 | 第13-14页 |
· 光照 | 第14页 |
· 烤烟种子催芽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 物理方法 | 第14页 |
· 化学方法 | 第14页 |
· 植物激素处理 | 第14-15页 |
· 浸种催芽对烤烟种子的作用 | 第15-16页 |
· 浸种催芽对烤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5页 |
· 浸种催芽对烟苗生理生化指标及根系发育状况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外源植物激素在烟草上的其他应用研究 | 第16-18页 |
· 培育适栽壮苗 | 第16页 |
· 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 第16-17页 |
· 增强植株抗逆性 | 第17页 |
· 抑制光呼吸 | 第17页 |
· 抑制腋芽生长 | 第17-18页 |
· 促进成熟落黄 | 第18页 |
· 种子萌发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18-21页 |
· WRKY 转录因子简介 | 第18页 |
· WRKY 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18-21页 |
· 展望 | 第2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及预期效果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预期效果 | 第22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 设备及仪器 | 第23页 |
· 试剂 | 第23页 |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4-25页 |
· 裸种萌发率 | 第24页 |
· 幼苗生长量 | 第24页 |
· 叶绿素含量 | 第24页 |
· TTC 法根系活力 | 第24-25页 |
· 过氧化物酶活性 | 第25页 |
· 硝酸还原酶活性 | 第25页 |
· 种子浸提液电导率 | 第25页 |
· 种子萌发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和步骤 | 第25-28页 |
· RNA 提取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 第25-26页 |
· 总 RNA 提取的操作步骤 | 第26页 |
· 总 RNA 纯度检测 | 第26页 |
· cDNA 的合成 | 第26-27页 |
· 引物设计及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38页 |
· 不同催芽处理对烟草裸种发芽率的影响 | 第28-33页 |
· MS 营养液催芽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GA3催芽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29页 |
· IBA 催芽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6-BA 催芽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对不同品种种子第二天萌发率的影响 | 第31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对烤烟种子萌发状态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不同催芽处理对 K326(新)种子发芽率及幼苗长势影响比较 | 第32-33页 |
· 完全营养催芽裸种和包衣种的贮存条件与发芽率验证 | 第33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条件下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33-36页 |
· 幼苗生长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4页 |
· TTC 法根系活力的变化 | 第34-35页 |
·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页 |
·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36页 |
· 裸种浸提液电导率的变化 | 第36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对 WRKY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6-38页 |
· RNA 纯度和完整性检测 | 第36-37页 |
· WRKY2 基因表达情况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3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能够提高种子活力 | 第38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能够促进烟苗生长 | 第38-39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能提高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 | 第39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能提高植物根系活力 | 第39-40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能够提高烤烟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 | 第40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能够提高烤烟种子硝酸还原酶活性 | 第40页 |
· 完全营养催芽处理能够降低烤烟种子浸提液电导率 | 第40-41页 |
· WRKY2 基因可能参与烟草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的早期生长 | 第41页 |
· 种子活力高低应进行综合判定 | 第41页 |
· 研究的后期工作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