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0-18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六、本选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一章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加强传承的意义 | 第20-26页 |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概述 | 第20-23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 第23-26页 | 一、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 | 第23-24页 | 二、植入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有利于增强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 第24-25页 | 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 | 第26-39页 | 第一节 核心思想理念 | 第26-29页 | 一、讲仁爱 | 第26-27页 | 二、崇正义 | 第27-28页 | 三、尚和合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中华传统美德 | 第29-36页 | 一、修身 | 第29-33页 | 二、齐家 | 第33-34页 | 三、治国 | 第34-36页 | 第三节 中华人文精神 | 第36-39页 | 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 第37页 | 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 第37-38页 | 三、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 第39-44页 | 第一节 根本方式:融入、渗透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具体方式 | 第41-44页 | 一、图文并茂显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 第41页 | 二、名句名言立观点,引领价值导向 | 第41-42页 | 三、诗歌典故为补充,注重拓展延伸 | 第42-43页 | 四、探究设问重思辨,感受精神力量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提升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效果的教学路径 | 第44-57页 | 第一节 不忘本来: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 第44-46页 | 一、更新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 第44-45页 | 二、丰富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 第45-46页 | 三、提高教师挖掘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46页 | 第二节 继往开来:二次开发教材文化传承 | 第46-49页 | 一、渐进化 | 第47页 | 二、多元化 | 第47-48页 | 三、体系化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古往今来: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 | 第49-52页 | 一、遵循身心发展规律,转化中华传统文化表达方式 | 第49-50页 | 二、践行教育新理念,转化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 第50-52页 | 三、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转化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 | 第52页 | 第四节 面向未来: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 第52-57页 | 一、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 第53-54页 | 二、洋为中用,补充拓展中华传统文化 | 第54-55页 | 三、时代引领,发展完善中华传统文化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
|
|